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展示中华货币文明——中国钱币博物馆巡礼
作者: 金德平   来源: 中国金融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赵朴初   钱币   中国人民银行   展览大厅   中华   文明   货币   映入眼帘   浮雕壁画  
描述: 中国钱币博物馆建成开馆了。博物馆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内。走进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七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这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在展览大厅的序厅,一幅铜浮雕壁画——“铸钱图”夺目而来。炉火熊熊,飞烟滚滚,数十名古代工匠在熔炼、浇铸、制造着钱币,画面充满了生气,也寓含着伟大的中华钱币文明在炉火中,在劳动人民的手中产生、铸就的深意。展馆内共有5个展厅。中间的中央厅为方形,四周4个展厅外周呈圆形,组合在一起恰似一个天圆
恩丹西酮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杨力   黄德平   曹玉亭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镜检查   咽喉不适   麻醉药物   恩丹西酮   胃镜检查术   镇静药物   耐受性   价值  
描述: .但镇静药物的副作用及麻醉下操作的并发症亦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1].我院近年来将恩丹西酮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走进《醉翁亭记》
作者: 石德平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醉翁亭记》   县官   新世纪   征服自然   欧阳修   重要新闻   挂历   环保工作   醉翁之意   江苏连云港  
描述: 新世纪的第一天,我走进《醉翁亭记》。我走进一本古典挂历:青山滴翠,泉水潺潺;肥鱼嬉戏,百鸟欢唱……是工笔,还是写意?我走进醉翁亭,我走进县官欧阳修的情怀。
陈洪绶的艺术及当代市场
作者: 孔德平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造型   陈洪绶   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   成交价   书画市场   当代   明清   艺术品市场   作品  
描述: 在油画市场萎靡、当代书画市场滑坡的同时,古代书画市场依然坚挺.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勃勃生机,这已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明清书画理所当然地在其中 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
术中胃镜定位胃底巨大溃疡一例
作者: 黄德平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侧胸腹联合切口   巨大溃疡   穿透性溃疡   脾切除术   胃结肠韧带   术中胃镜   胃镜检查   胃底贲门癌   胃大部切除   十二指肠病变  
描述: 术中胃镜定位胃底巨大溃疡一例黄德平患者男,28岁,主诉左上腹及剑突下间歇性疼痛4年余,伴恶心呕吐及反酸。近来上腹疼痛频繁发作,且较剧烈,伴食欲减退,消瘦,未见呕血及黑便。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剑突下正中偏左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B超:肝胆正...
青岛画院
作者: 德平   秀芬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研究机构   青年画家   青岛市   美术创作   中国画   美术师   创作群体   国画家   专业  
描述: 青岛画院始建于1980年,是青岛市最高层次的专业美术创作研究机构,隶属于市文联。画院专业画家共10人,其中8人为一级美术师,2人二级美术师,还聘有院外画师20人。有年近九旬的老画家,有崭露头角的新秀。这里人才济济,成了青岛市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创作群体。青岛画院是以中国画为主兼以版画,雕塑、书法等专业的综合性画院。近年来,在市委、市府提供的宽松、优越的环境中,辛勤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的作品。青年画家赵建成的中国画、人物画,曾连获三届全国美展奖牌。中年国画家吴纯强、汪稼华、牛锡珠在对传统笔墨的研究中着意探索中国画如何走向现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画家周玉莹笔墨
论清宫造办处与景德镇御窑厂瓷艺风格
作者: 黄德平   宋璇珊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宫造办处   景德镇御窑厂   影响   艺术特色  
描述: 造办处是清代宫廷独有的机构,专事宫廷工艺品制作。清宫造办处对景德镇御窑厂瓷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下属的许多部门对御窑厂瓷艺施加各种影响,从而使御窑厂瓷艺呈现出完全符合宫廷审美趣味的艺术特色。
论中国工笔画的走向与发展
作者: 黄德平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色彩   造型   发展变化   线条  
描述: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随着西方绘画艺术被引进我国,以及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国工笔画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构图原理和色彩的运用方式,在造型观念方面出现了新形式,"提倡写生,收集生活中千姿百态的鲜活形象"。在色彩方面,打破了传统的"以少胜多,以单纯表现丰富"的观念,寻求笔墨与色彩的互补,在绘画材料上进行创新,大大丰富了中国工笔画色彩的多样性和肌理。中国工笔画由此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浅述陶瓷新彩扁笔技法
作者: 黄德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海   五十年代   结合使用   彩绘   陶瓷   景德镇   新彩   日用瓷   世纪初   新技法  
描述: 新彩,过去曾被称为洋彩,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技法,彩绘所用的笔是和画油画一样的扁笔,上世纪初洋彩在唐山曾被称之为扁笔抹花,在景德镇则称一笔画或新花。
从“西湖十景”图彩绘瓷谈清代山水瓷画新风
作者: 黄德平   宋璇珊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人文   程式化   实景   西湖十景   山水瓷画  
描述: "西湖十景"是杭州著名景点,以其为题材的"西湖十景"图发展源远流长,尤盛于清代,受此风气影响,清代"西湖十景"图彩绘瓷兴起。从清代"西湖十景"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清代山水瓷画艺术风格的新变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