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话说“土”特产
作者: 徐德亮   来源: 特别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人   销售市场   景德镇   传统工艺   意大利   玲珑瓷   陈列馆   东方特色   青花   比利时  
描述: 文/徐德亮 很多人出门去外地,都要带回些当地特产,或赠亲友,或留己用。特产嘛,自然是别处没有的,而当地的自然是又好又便宜。 其实,大大不然。 就像北京的特产是北京果脯和真空装的北京烤鸭一样。似乎到北京,不买这两样东西回去,就会被家里人指责似的。但其实现在根本没有北京人吃果脯了,北京市面上的果脯全是为外地人准备的。北京烤鸭吃的是烤的火候和制作的功夫。把烤鸭抽成真空装.回去再自己加热,就算是真正名师名店烤出来的.我也不相信它还有什么可吃之处。 一个精通收藏的朋友跟我说过,好多人都去产地买东西,比如想找寿山石,就去福建寿山;想买明清官窑瓷器,就去景德镇。殊不知“出处没有聚处多”,当地有什么好石头,早就在第一时间送走了,谁不知道多卖钱是好事。官窑瓷器,更是早在封建时代就进京了。 我去南京演出,自然先想到买点儿雨花石回来送朋友。南京的雨花石全国驰名,其他地方似乎都没有卖。我去夫子庙,见几乎每个摊位都有大量的“雨花石”卖,不过以我这个最外行的眼光看,那些也是塑料等有机化合物,完全不是石头。但却毫不妨碍有无数人都去买——五块一把、十块一把,多抓多赚,少抓没辙。不是原产地.哪能这么便宜啊! 我去青岛演出,清晨,我们去栈桥感受海风。波涛轻拍海岸,海鸥在风的力量下,半飞翔半滑翔地飘然往返。我们这些很少见海的人都觉得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桥上有很多卖各种贝类、海螺和海石花的,也很便宜,一般的海螺十块钱五个,我本想买,同去的老先生说:“咱们下去看看,那边肯定更好更便宜。” 长长的栈桥两边,有很多裸露的礁石,礁石上也有摆小摊的。一张布,上面摆一堆海螺,更像原生态的东西。我们下到桥下,礁石上.“渔民”朴实地说:“十块钱八个,今早出海刚打回来的。”我们都选了不少。虽然这海螺很多地方有卖,但在海边,买到今早出海、刚从海中带回来的海螺,还是很应景的嘛。 回到酒店.我问当地的接待人员,我们这些海螺里,有没有不常见的品种。人家一看就乐了,操着浓重的青岛口音说:“这些都是海南运来的,青岛本地根本不产海螺。” 我们面面相觑,老先生说:“怪不得刚才我和那些卖海螺的人说话.都一水儿是东北口音呢!” (摘自《新鲜猫屎》华文出版社图/蜉蝣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