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陶瓷艺术的风格
-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陶瓷艺术
-
描述:
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格调,一种艺术个性,各种艺术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正如大自然中开放着的千姿百态的鲜花一样,有的端庄俊秀,有的妩媚娇艳,有的华丽典雅,有的朴素幽洁,她们各自以自身特有的风姿,色香与造型,争奇斗艳,竞放异彩,使人赏心悦目,充实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增添着无穷的视觉美感。
-
张朝晖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学术论文
陶艺
会员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作品
景德镇陶瓷
1993年
文学学
-
描述:
张朝晖,女,1970年生于景德镇市,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文学学上),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师、景德镇市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高岭陶艺协会会员。学术论文和作品发表
-
论音乐的审美(下)
-
作者:
张朝
来源:
乐府新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泛音
音乐结构
艺术风格
审美
艺术家
复调音乐
民族风格
艺术个性
时代风格
-
描述:
音色感可归结为人们对声音色彩的辨别力和由此引起的联想及感情波动。不同音色的形成是由不同音质的物体发出的某个音的泛音复合音来决定的。我们知道,泛音的顺序是(115135b7……),第一个音为基音,也称作第一泛音,此后称第二、三、四、五、六、七……泛音。据实验证明,第二泛音能增进音响的清晰度和呼亮度;第三泛音能增加空阔感;第四泛音更增添了明亮度;第五泛音增加了饱满性;第六泛音仍增加空阔感;第七泛音则产生尖锐性,有金属声的感觉,以后泛音音量越来越小,有些仍具尖锐性。弦乐器的泛音丰富,显得特别动听;木管乐器泛音较少,显得冷清;铜管乐器的第五泛音较强,显得充实他满。低音的泛音过多(据测可听到四十个以上),有时让人听不清基音,造成混浊之感;中音的泛音较适中,音色舒适甜美;高音的泛音很少,特别是极高音可以说没有泛音,因为人耳无法听到它,所以显得干燥尖锐。以上是单一音色形成的原理。音乐中的合唱、合奏,形成不同人声和乐器的各种复合音色,它们更是丰富多采,千变万化。作曲家在进行配器时就是充分发挥了这方面的想象力,才获得五彩缤纷的管弦乐效果。如柏辽兹、瓦格纳、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德彪西、拉威尔等,就是这方面杰出的大师。管弦乐色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