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泛音】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小提琴作品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初探-谈小提琴曲《喜见光明》的创作体会
-
作者:
李自立
来源:
广州音院学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工泛音
广东音乐
主题
民族化
群众化
创作
小提琴作品
小提琴演奏艺术
双目失明
光明
-
描述: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使小提琴演奏艺术能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闻乐听,对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看法不一,但总的来说,都是围绕民族化和群众化而思索。然而,如何去实践,则是我们在创作、演奏中的一大课题。下面想就《喜见光明》的创作和演奏,谈一点个人的心得和体会,求教于关心这门艺术的同志们。这首乐曲的创作,最初曾得油画《重见光明》的启示。这幅作品,立意新颖,感情真挚,色彩朴实,特别是栩栩如生的解放军女医生和阿婆的动人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我。
-
论音乐的审美(下)
-
作者:
张朝
来源:
乐府新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泛音
音乐结构
艺术风格
审美
艺术家
复调音乐
民族风格
艺术个性
时代风格
-
描述:
音色感可归结为人们对声音色彩的辨别力和由此引起的联想及感情波动。不同音色的形成是由不同音质的物体发出的某个音的泛音复合音来决定的。我们知道,泛音的顺序是(115135b7……),第一个音为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