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红军来了(雕塑)
作者: 张怀信   来源: 山西老年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军   雕塑  
描述: 红军来了(雕塑)
两代书 我正顺着这条路走
作者: 张怀存   来源: 少年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林   点心铺   女子学校   红灯笼   角牙   蚂蚁窝   素月   小蓝花   乞讨者   老丁  
描述: 父亲走了,来不及给他的三个女儿留下只言片语,也没给我的母亲留下半点叮嘱,就走了。姐姐说,弥留之际,父亲反反复复地喊着我的名字。而那时,我却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里。说什么也不敢相信,我那高大健康的父亲,会突然躺进医院。父亲向来身体健壮,很少看见他吃药,偶尔感冒也是喝几杯开水就会好起来。而他却生病了,以闪电般的速度离开了我们。 父亲躺在医院时,我却还一无所知地在巴黎读书绘画,享受生活。直到父亲离开这个世界。上苍给我开了一个极其残酷的玩笑,让我生不如死。 我爱父亲,深深爱他。他经常平静地对我们姐妹仨说: “我最骄傲的是把生存的能力给了我的三个骄傲的公主。”可是,今天,我怎么感到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从小到大,父亲和母亲教育我们姐妹,好好做人,凡事都要好好的,好好的。父亲常说:“人活着已经很幸福。无论做什么都要努力,懂得珍惜。”父亲在世时,我从没仔细品味过这话的含义。今天,父亲走了,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活着真好! 父亲喜欢游走天下,热衷于收藏。一次,我们一家到陕西转亲戚,在邻村一位老婆婆家里吃饭时,一只青花瓷碗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唠嗑时,他的话题总离不开那只碗。老婆婆说那碗是她家的祖上传下来的,已经用了很久,要是父亲喜欢拿走就是了。老婆婆的家简陋极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父亲没把碗带走,临走时,他把一万元放在炕卜,说下次来的时候再把碗带走。我清楚记得老婆婆颤抖的嘴唇、浑浊的泪水,还有跪在土炕上的那两条细瘦的腿。我曾经问父亲,为什么买了碗又不带走?父亲笑着说:“傻丫头,拿走了婆婆用什么吃饭?” 现在才明白,原来父亲收藏了善良。 父亲喜欢玩泥巴。心血来潮时,立马让母亲给他订当天的机票,直飞西藏,第二天拿着红黑相间的泥巴返回香港。他的书房隔壁有加工泥巴的小作坊。这时候,父亲会在作坊里呆上个把星期。他的作品多是一些动物,狮子、老虎、小猫、小鸡、小猪……我尤为喜欢那头踞坐在石球上的墨绿色狮子,眼睛发亮、笑容满面,长长的鬃毛迎风飞扬。这座泥塑是父亲的至爱,用他的话说就是:专业水平。 父亲极爱我们。 姐姐出生时,父亲停下了手头上的所有工作,整日整夜地守在母亲身边,说:“你真了不起,给我生了个这么漂亮的女娃。”父亲因为姐姐的降临而变得像个小孩子,嘴巴整天都合不上了。朋友、同事、邻居都知道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帮着母亲洗尿布、煮饭,端水。邻里乡亲们对母亲说:“不知道你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有这么个好男人。”母亲听着,心里可甜着呢。 我的降临,用父亲的话说是捡了个“傻宝贝蛋”。父亲和母亲说我的出生给他们增添了不少困扰。人长得丑;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最可恨的是没日没夜地哭个不停,嗓门越哭越大。母亲说,一听到我哭她和父亲就想哭,他们怕我把脑袋哭坏了,还怕我把耳朵哭聋了,怕我哭得太厉害日后落下个鸭嗓子……父亲对母亲说: “声音难听没有关系,只要她能长大成人。”外婆曾偷偷告诉我,父亲和母亲准备把我拿去“送人”。当然,那是依照青海的习俗,认个干爸干妈。据说,那样孩子才好养,最重要的是不会哭个没完没了。长大后的我确实长得不如姐姐好看,但声音极好听。父亲说是哭出来的。 小妹的到来,已没有多少新鲜感了,但父亲还是喜欢得放不下。父亲视我们三姐妹为掌上明珠。三人中最调皮的是我。为了一本《宝葫芦的秘密》,我会把姐姐的头发抓住不放,直到姐姐哭着把书还给我为止。为了把新书《辽恩卡流浪记》先睹为快,我把妹妹压倒在床上;用鬼故事恐吓她,直到妹妹尖叫着向母亲求救。父亲说:“不像女娃娃,行为暴力。” 姐妹仨中父亲极爱我。 小时候的我常常逗得父亲哭笑不得。比如,突然约了班里七八个同学冲到他的办公室,在那里过家家、写作业。父亲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突然光临和捣乱而生气,他一直乐呵呵的,更加助长了我的贪玩,当然,我在同学中威信极好,同学们羡慕地说:“你真幸福,有一个这样的好爸爸。” 一次在草地上玩耍时,看见一只受伤的小鸟,当我兴冲冲地扑过去的时候,尾随其后的父亲赶忙俯下身子,一迭声地说:“小心点,小心点。”在小鸟养伤的日子里,父亲天天都会陪我在鸟笼旁趴着,呶着嘴啾啾地与小鸟说话。眼看着小鸟能在笼子里上下扑腾了,父亲便开始跟我商量放飞的事情。我不依,任凭父亲怎么哄也不依。一个放学的下午,回家看到小鸟不见了。我那个哭呀,哭得昏天黑地。母亲都慌了。父亲抱起我:“哎哟,怎么搞的,是不是不小心没把笼子关好呀?” 记不起父亲是怎么把我哄住的。过了一个星期,父亲才承认小鸟是他放走的。父亲说:“小鸟关在笼子里多孤单呀,它也有阿爸阿妈、兄弟姐妹,把它放了,它还会回来看你的。”也奇怪,父亲的话音刚落,天空便传来一阵悦耳的鸟鸣。多得数不过来的鸟儿呈扇形俯冲下来,然后在贴近树梢的地方打了个旋,洒下一片碎银似的声音,这才头尾相衔地向西北方向飞去。那一刻,父亲也呆住了。半晌,才轻声地问:“看见它了吗?”我噙着泪,默默地点了点头。 太阳一天天升起,父亲一天天变老,我们姐妹仨也羽毛渐丰,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时间少了,但是我们总保持着经常全家聚会的习惯,或在汕头,或在广州,或在香港。凡是有父亲的地方就有我们姐妹的笑声。周末聚会中,母亲和我们姐妹仨争着做父亲的亲密朋友,父亲总是骄傲地对母亲说:“我这一生有你们,幸福呀。” 父亲最放心不下的是我。母亲说父亲常常聊起我们姐妹仨:“老大很优秀,许多事情可以独当一面;老三的稳重和细心是她一生的财富;老二呢,我就是放心不下老二,她的浪漫、孩子气,她的心无城府,她的我行我素……人的一生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发生,我得找时间好好教教她。老二可是我的骄傲。”每次说起我们姐妹,父亲的言语里少不了对我的担忧,但也少不了对我的肯定。 前年的冬天,我们一家在东京过年。那天,雪花漫天飞扬,父亲望着窗外兴趣十足地对我说:“我们出去走走。” 父亲之所以只叫我,是因为我在那里漫不经心地画着漫画。披上大衣和围巾,我们融进茫茫大雪里。冬天的东京,仿佛是在童话里似的,大街上重重叠叠地耸立着好像水晶玻璃雕刻出来的楼房,雪花降落在高高低低的房屋上,飘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眉毛上,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一切恍若梦境。父亲说: “想念青海了吧。瞧这些飞扬的雪花,它们在跟我们说话呢。”天,我的父亲,怎么有这么美好的心啊!父亲的声音,让我想起那遥远、亲切、快乐而安逸的草原。雪咯吱咯吱地响着。父亲揽着我穿梭在人群里。“你在馥郁芳香的温室里看世界,你的世界单纯,洁静,你就顺着这条大道走下去。记住,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要保持这份心境。”我们一路聊一路走,直到母亲打电话催我们回去。 生活没有亏待我,给予我的比我应当得到的还多,我正顺着这些小路,悄没声儿地走着。 父亲离开我们的那个夏天,他刚刚五十九岁,几个月后的一天,是他的六十岁生日。我们姐妹仨捧着遗像和母亲一起给父亲过了六十岁生日。那个夏天,父亲流着泪闭上了眼睛,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曾经装满母亲和我们姐妹仨的眼睛。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很简单。按照父亲的遗愿,他的骨灰洒在了香江、珠江、青海湖三个地方。 父亲走了,真的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但是,父亲的灵魂永远飘荡在他曾经热恋过、生活过、工作过的土地上。 父亲的离开是我一生中锥心的疼。 发稿/庄眉舒
园林景观项目建设中水景施工的技术难点及应对
作者: 张怀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技术难点   园林景观   水景施工  
描述: 城市园林工程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获得了极大的上升空间,逐渐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景是园林景观项目当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它可以与园林中的景观建筑、植物以及雕塑保持相互辉映的效果,也可以单独成为一种景观,这一景观建筑形式有着非常高的可塑性。所以水景建设在园林景观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加大,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以来的从业经验,对园林景观项目建设中水景施工的技术难点,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的论述和说明,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作者: 张怀艺   来源: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斗争到底   可真   座座   张怀  
描述: 赞,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赞世界的缤纷,赞动植物的多种多样,赞花卉的五彩娇艳……我们赞青松挺拔,赞牡丹妖娆华贵,赞青草悠悠……我们赞美桥。它以充实的内心稳于江面而不倒,它以身体为人们铺就了一条通向彼岸的路。我们赞美粉笔。它写下的是诗篇,抹去的是功利;写下的是知识,擦去的却是生命我们赞美钢筋。你何时见到过建筑中的它?但若没有它,一座座大厦不会拔地而起它从不露面,但是,我们的生活却离不开它它才是大楼的筋骨。
玲珑塔镇的传说
作者: 张怀江   来源: 中国地名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区     交通便利   公路   土地面积   经济贸易   传说  
描述: 在辽西的朝青公路上有个集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它既是该条公路的重要关隘,也是县城通往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该镇经济较为发达,是全县人口、经济贸易、土地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因在该镇的后山上有一座玲珑塔,所以该镇就叫玲珑塔镇。提起这座玲珑塔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山上本来没有这座
鱼类的洄游(下)
作者: 张怀彬   解群   来源: 垂钓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地   钓法   香鱼   梭鱼   鲻鱼   生活习性   溯河性鱼类   松江鲈   洄游   鳗鲡   大麻哈鱼   淡水鱼类  
描述: 鳗鲡、大麻哈鱼、青鱼、鲢鱼……哇!水下世界真是五彩缤纷!鱼儿们是怎样生活的,又是怎样洄游的呢?
谈青年军人的不平衡心理
作者: 王韬   张怀君   来源: 政工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自我   诱发   青年军人   自私   攀比   情绪   原因   不满   诱因   心理反应  
描述: 不平衡心理的诱因不平衡心理是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反应形态,是以自我为中心,由虚荣、自私、贪婪、攀比滋生出来的不满情绪。它的诱因很多,当前诱发青年军人不平衡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个体心理原因。主要包括性格不健全、思维片面和动机受阻几个方面。有的青年军人心胸狭窄、内向孤僻;有的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具有这些不良性格的人,遇事往往想不开,认死理、走极端,容易诱发不平衡心理。有的青年军人考虑问题时不能全面地、一分为二地思考,而是只盯着自己关注的某一点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去考虑,从而导致思维的片面性和认识上的错误,继而诱发不平衡心理。青年军人涉世不深,生活中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梦想,有的想入党、当班长;有的想考军校或提干;有的想学技术、转改士官;有的渴望得到荣誉、名利和地位等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心理就容易不平衡。不合理的需要自己没得到,别人也没得到时,不平衡的程度较弱;一旦别人得到了,不平衡心理便会立刻加重。然而,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一个需要便会有下一个需要产生。因此,不平衡心理是时常发生的,并伴随着人的需要的产生或满足而产生或消除。(二)军队现实原因。当前军队内部的某些现实状况,也是诱发...
河南陕县发现一批铜元
作者: 张怀银   来源: 中国钱币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洞   民国初年   铜元   江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描述: 1986年春节前夕,河南省陕县宜村乡王家村农民在整修窑洞时,发现一批晚清至民国初年的铜币。这批铜币出土时盛于一只残破的青花瓷罐内。共计650枚,总重4700.5克。其中除有一枚二十文的外,其余均为“当制钱十文”。根据钱面字样的不同可分为: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及民国铜币三大类,现分述如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