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鲜为人知的“邛三彩”
作者: 张天琚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颜色   古陶瓷   器物  
描述: 什么足“三彩”?古陶瓷研究界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论是“三彩”也好,“五彩”也罢,仅形容陶瓷的色彩丰富而已。冯先铭先生主编《中国陶瓷史》中则称:“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备上述几种彩色中的一种颜色,人们称为单彩或一彩,带两种颜色的,人们称为二彩,带有两种以上的则称为三彩。”
迷雾中的宋广元窑黑釉瓷
作者: 张天琚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光洁度   灰白色   馒头窑   四川   黑釉瓷   化妆土   建窑   巴蜀地区   广元  
描述: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有不少瓷窑烧造黑釉瓷,如邛窑、涂山窑、金凤窑、西坝窑等,但就黑釉品种而言,要数广元窑为多。 历史上,连接巴蜀和陕西、中原的道路主要是剑门道(又称金牛道、石牛道),广元是必经之地。广元在嘉陵江边,顺江而下可通长江,嘉陵江和长江又把广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结起来。广元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古代巴蜀与外地区人口流动、迁徙的交汇点。四川曾是南宋抗击金、蒙古入侵的大后方和最后的根据地,其间各地曾有大量人口进入巴蜀,随之传入的陶瓷烧造技艺与巴蜀本土工艺互相交流和融合,这在广元窑黑釉瓷生产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四川省博物馆王家佑先生根据在广元窑址上收集的品种繁多的瓷片推测,这个古窑可能烧过或交流过与四川邛窑、大邑窑、川东窑类似的产品,“甚至远远的钧窑、越窑的釉彩与技术”。重庆陈丽琼女士也专门论述过广元窑不同瓷器品种与北方陕西、山西、河南和南方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古瓷的相似与相同点。 由于民国时期修筑川陕公路以及20世纪50年代在川陕公路对面修建宝成铁路,都经过了广元窑遗址地区,使埋藏文物遭到损毁,精美器物更是罕见。考古工作者在1953年、1976年、1978年对广元窑进行过调查、试掘和清理,基本摸清了广元窑的基本面貌与烧造历史。
拉威尔的《茨冈》——小提琴演奏者的狂想
作者: 张天虹   来源: 音乐创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冈   拉威尔   小提琴   演奏技法  
描述: 在浩瀚的西方音乐长河中,数以亿计的传世经典诉说着每个时代的故事。无疑,堪当乐器王后的小提琴成为绝大多数作曲家青睐的描述内心情感的不二之选。小提琴以其最接近人声,细腻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独奏乐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茨冈》就是一首在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盛演不衰的传世著作。她的创作者——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是继德彪西后对法国古典音乐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一位作曲家,虽然他不是一位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却能通过娴熟的作曲技法将这个只有四跟弦的独奏乐器表现出如此五彩斑斓的音色与和声效果,加上独特的曲式袁现,使得这首作品能够使表演者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尽情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小提琴高超的演奏技术,下面我就此曲的作曲风格,演奏技法及曲目表现形式做进一步的论述。
中西传统雕塑艺术造型特点之比较
作者: 张天阳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体量   色彩   形体   线条  
描述: 本文从中西传统雕塑艺术的体量空间、形体结构、线条韵律、色彩及材质方面,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比较中西传统雕塑艺术在造型方面的不同审美取向。
论徽商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发展
作者: 李晓   张天羽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景德镇   婺源县   徽州   明清时期   商人   安徽省  
描述: 徽州商人,简称徽商,是指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旧徽州府包括安徽省属的歙、休宁、祁门、黟、绩溪五县和江西省属的婺源县。《徽州简志》记载徽商起源于东晋,成长于宋元,明末清初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从业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经营资本之厚,位于当时全国的商业集团之首。徽商崛起成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所以自然对景德镇瓷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雕塑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语言:以苏州园区城市雕塑为例
作者: 张天佑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形式语言   苏州园区   雕塑  
描述: 雕塑作为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形式语言之一,它充实着景观,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一个城市关于现代设计,文化发展的体现载体之一,并可以使人文精神与文化得以弘扬和提升,因此,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近几年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形成雕塑、公众、景观环境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和共鸣.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理念一直饱受赞誉,本文从园区的雕塑作为切入点来浅析雕塑作为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中所包涵的形式语言.
用世界的眼光来诠释中国的精神:专访彩墨艺术大家李夜冰
作者: 张天羽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   艺术家   绘画艺术   四十年代   笔墨精神   创作   色彩运用   中国画   文史研究   中国美术  
描述: 李夜冰简历李夜冰,1931年生,河北省井陉县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20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在解放区从事美术工作。青年时代调至中国革命博物馆工作,有幸在董希文、罗工柳、石鲁、程十发、关山月等大师教诲下学习和创作。对国画、油画、版画、年画、工艺美术
< 1 2 3 ...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