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行走和穿越
作者: 张启君   来源: 赤水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   城市雕塑   研究  
描述: 石头开花 我看到开花的石头 在大地的乳房上突出 花瓣在阳光下成为雕塑 花心和背阴处 藤蔓揽起树枝婆娑起舞 从峡谷到高原 到处是这单调的重复 不管春夏秋冬 见证日升日落雪白雪消 鹅黄还绿的地衣 俘虏了白云 醉在蓝天上 沧桑未变 险陡幽深 疾走的山峰 悬崖勒马 蜿蜒的峡谷 斗折蛇行 巨岩斑驳 似有殷殷血迹 古洞慑魂 若闻鬼雄啸呼
16个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核型分析
作者: 罗乐   张启翔   白锦荣   潘会堂   李卉   王琼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染色体   中国传统月季品种   核型  
描述: ’品种为混倍体,包含三倍体、四倍体两种稳定核型。品种的倍性演化与研究过的野生蔷薇、现代月季品种的演化基本一致,倍性与表型呈一定的正相关性。②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70%~63.70%。③核型类型包括1A、2A、1B、2B4种类型,所有品种核型都由其中部或近中部的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谒人民英雄纪念碑
作者: 张启侠   来源: 诗词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颂歌   北京城   爱国情  
描述: 一碑高耸北京城,雄伟端庄灿亚东。 题刻铭文呈异彩,浮雕图案展华容。 饱含英烈强邦志,永透先人爱国情。 亿万人民同仰止,颂歌阵阵贯长空。
从“唱、念、做、打”来看戏曲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作者: 张启生   来源: 黄梅戏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形式美   节奏形式   再现性   综合艺术   生活语言   语言艺术   舞蹈   性质   戏曲艺术  
描述: 一般的艺术分类,把音乐叫做听觉艺术,把舞蹈、绘画、雕塑等叫做视觉艺术,把文学叫做语言艺术,而戏剧、影视剧则称之为综合艺术。当然,还有其它分法。但是,要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其所反映的生活中事物的自然形态之间变形程度的大小来划分,我认为基本可分为再现性艺术与表现性艺术两大类。再现性艺术如小说、话剧、影视剧等;表现性艺术如诗歌、交响乐及器乐曲、舞蹈及舞剧、戏曲等。影视剧与戏曲二者都是演故事,但影视剧的语言是生活语言,虽然经过了艺术虚构,但它的表达却要求真实再现。而戏曲的语言表达方式则是追求艺术变形的表现性艺术,它提炼生活的艺术构思不是摹仿,而是变形,反映生活的表达方式不是再现,而是表现,通过表现性艺术逻辑对生活加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风雪写梅花
作者: 张启胜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赛中   女画家   西班牙   公园   绘画   作品   油画创作   马德里   获奖   二等奖  
描述: 中国人对梅花的偏爱是一种历史文化意识的反映,诗人最早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向与情怀。自宋代有折枝花鸟画以来,很多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由工笔写真到后来的文人画的写意,这些作品一般用“以形写象”的方式表现梅花的不畏严寒、高洁、坚强的已被历史文化普遍认同的品格喻义,并以特定的模式代代因袭而形成范本,在大量的以梅为画的作品中,虽然不乏技法纯熟生动的画作,但绝少见到犹如李山笔下的梅花蕴含如此深沉凝重的情感、熔铸了对社会人生如泪如血的生命体验。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风雪写梅花——评赏李山所作风雪红梅水墨画
作者: 张启胜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傅小石   审美意蕴   意味隽永   潘天寿   折枝   人世沧桑   画中   审美意象   审美价值   李山  
描述: 中国人对梅花的偏爱是一种历史文化意识的反映,诗人最早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向与情怀。自宋代有折枝花鸟画以来,很多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由工笔写真到后来的文人画的写意,这些作品一般用"以形写象"的方式表现梅花的不畏严寒、高洁、坚强的已被历史文化普遍认同的品格喻义,并以特定的模式代代因袭而形成范本,在大量的以梅为画的作品中,虽然不乏技法纯熟生动的画作,但绝少见到犹如李山笔下的梅花蕴含如此深沉凝重的情感、熔铸了对社会人生如泪如血的生命体验。李山的写梅不
圆梦通辽
作者: 王佐玉   王金   马洪文   张立军   张启民   来源: 内蒙古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辽市   目标方向   区位优势   创新发展   激情   经济带建设   科尔沁草原   新思路   构筑文明   小康社会  
描述: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发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激情动员。在通辽市,在中国梦的旗帜下,一场发展圆梦的行动正在轰轰烈烈展开,一个发展的新通辽正在崛起。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8337"新思路为圆梦通辽指明了目标方向。今天的科尔沁大地,五大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处处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构筑文明之梦、创新发展之梦、绿色生态之梦、幸福和谐之梦、凝聚力量之梦、走向未来之梦,五彩缤纷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中国梦唤起了通辽320万各族人民燃烧的激情,"8337"
用大断面隧道窑生产漂珠砖
作者: 张启业   刘守宽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坯体强度   烧成温度   漂珠砖   大断面   结合剂   结合粘土  
描述: 目前,我国漂珠砖的生产依据其坯体强度低、烧成温度窄等特点,大多在倒焰窑、推板窑、小断面隧道窑中烧成。由于产品结构及市场变化的需求,我们尝试了用大断面隧道窑生产漂珠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生产工艺
老式隧道窑的改造与节能
作者: 张启亮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窑炉   热效率   节能   耐火材料  
描述: 老式隧道窑的改造与节能
菏泽古船保护修复
作者: 吴双成   吴昊   尚津济   刘建国   王潇潇   张启龙   蔡友振   刘延常   吴顺清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建筑   外板   上层社会   文化生活   船底板   蒙元时期   钉孔   光顺   平板龙骨   隔舱  
描述: 一、序言2010年9月17日,在菏泽国贸中心建筑工地发现一艘元代古船(图一),这是山东省首次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古船。对于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菏泽地区漕运史、河运交通及蒙元时期黄泛区之地形地貌等均有重要意义;古船所携文物类型丰富,器形精美,对研究元代瓷器尤其是青花的起源与上层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