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藏岩画藏文 字符与 图形关系考证——由青海玉树一幅岩画引发的思考
作者: 张亚莎   来源: 中国藏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藏岩画   ?图形   古象雄部族   藏文?字符  
描述: 文章通过对青藏岩画系统中■图形及■字符象形文字这两类图形演变序列的对比研究,辅以青藏高原早期■的"托架"(小型金属动物雕塑)等重要的补充图像资料,认为青藏岩画中的藏文■字符从图像形态角度看,当与青藏岩画中的■,图形有密切关系,甚至该字符的发生与形成也是从■,这一图形象征符号衍生而来。
青藏岩画藏文(口)字符与(熙K)图形关系考证——由青海玉树一幅岩画引发的思考
作者: 张亚莎   来源: 中国藏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藏岩画   (熙K)图形   藏文(口)字符   古象雄部族  
描述: 文章通过对青藏岩画系统中(熙K)图形及(口)字符象形文字这两类图形演变序列的对比研究,辅以青藏高原早期(熙K)的“托架”(小型金属动物雕塑)等重要的补充图像资料,认为青藏岩画中的藏文(口)字符从图像形态角度看,当与青藏岩画中的(熙K)图形有密切关系,甚至该字符的发生与形成也是从(熙K)这一图形象征符号衍生而来.
艾旺寺雕塑研究及其艺术风格分析(续)
作者: 张亚莎   来源: 中国藏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玛达类型   江布寺   艾旺寺   后藏二师   下路弘法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描述: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顾名思义,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社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对"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
艾旺寺雕塑研究及其艺术风格分析
作者: 张亚莎   来源: 中国藏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玛达类型   江布寺   艾旺寺   后藏二师   下路弘法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描述: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顾名思义,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杜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对"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酷似左冠状动脉-右室瘘超声表现2例
作者: 张亚东   任书堂   黄云洲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峰值流速   肌小梁   心尖部   冠状动脉开口   五彩镶嵌   左冠状动脉   左向右分流   主肺动脉   起始段   双期血流信号  
描述: 病例1患者男,30岁,心悸半年。超声显示:左冠状动脉起始段内径增宽达9.1mm,前降支与室间隔及心尖肌小梁部丰富的五彩镶嵌血流信号相通,部分血流信号与右室间似可见左向右分流。主动脉右冠窦内未见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Gerbode缺损1例
作者: 孙建新   张亚雄   党笑坤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缩期杂音   探头频率   心脏杂音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生长发育   缺损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  
描述: 过隔血流,直接射入右心房(图1),脉冲多普勒(PWD)示血流速度约180cm/s;同时可见三尖瓣口少量反流信号。超声诊断:先天性左心室右心房通道(Gerbode缺损);右心扩大;三尖瓣少量反流。讨论
奇人吴晓红:“中国梅花王”
作者: 张亚斌   来源: 当代生意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粮食生产   果业   生态环境   沼气  
描述: 人送绰号“梅桩疯” 2002年吴晓红退休后,本想好好享受晚年的淡然生活,然而他却在家乡看到十分痛心的现象。长兴是我国著名的“青梅之乡”,但上世纪末,青梅鲜果市场滑坡,梅农含泪砍下百年梅树当柴烧。吴晓红决定要帮他们做些什么。 仅仅一年多,他就花费300多万元,买了2万多棵青梅树。买来的青梅树,他马上砍成树桩,谁也看不懂,都叫他“梅桩疯”。
张亚宁散文选
作者: 张亚宁   来源: 北方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草   桃子   桃花   阳光   母亲   树叶   农村人   装饰   桃树林   窗户  
描述: 春暖花开桃花俏 一阵阵柔风拂过窗户,隐隐约约地看见春天桃花般的笑容。冷酷的太阳换了脸色,含羞地低头微笑。人们立即迈开迟疑的脚步,开始了春天的播种。 一场缠绵的细雨恰到好处,没几日,满山遍野的小草露出嫩嫩的绿芽,羞羞答答地把寂寞了一个冬日的大地装饰的生机勃勃。 惹人喜爱的桃花开了。一株连一株继地开来,一夜间,山山洼洼落下了一场桃花雨,五彩缤纷,芳香四溢。光秃秃的山变的神采奕奕,婀娜多姿。 桃树林被笼罩成一处淡雅而又宁静的好去处,在早晨或者在黄昏,温柔的阳光为桃花披上一件薄薄而透明的轻纱,含蓄而迷人,朦胧而高雅。阳光漫天时,给人一种穿云行雾的感觉。 走进桃树林,一种亲密,娇艳的感觉。 走出桃树林,一种神秘,迷恋的感觉。 我亲手栽在向阳坡上的一洼桃花盛开,粉色的,雪白的,红色的,染了整个山洼。阵阵芳香醉了的迷了英俊的小伙。遗憾的是我看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甜甜的桃子却与我擦肩而过。 小的时候,能吃到新鲜的水果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别人家孩子的苹果梨桃子馋了我不少口水。疼我的一个阿姨邀我不远百里去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品尝她亲手种植的桃子,满山洼的桃树打动了我的心,第一次尝到可口的桃子我泪雨涟涟。
刘春汐:路过天堂
作者: 张亚东   来源: 财富圈TIDE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温燃烧合成   集散式控制系统   纳米α   Al2O3   温度控制  
描述: “如果财富不能让我更加自由,不能安抚心灵,不能成为我走向更高人生的阶梯,那么它就是一种负担。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人格圆满的人生、一种永恒的自由的艺术精神,不是做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不是做一个示范财富神话的商业英雄。必须忘记成功,也不执着于成名。” 刘春汐的左手腕上绣着一朵怒放的牡丹,大红的花辦在浅绿的叶子的衬托下,娇艳欲滴。那是她到过天堂门口的证据。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后,她的手腕上留下了上帝所刻下的一条抽象的伤痕。后来她怀着平静的心情,用她擅长的重彩工笔把它变成了细膩和鲜艳的花朵,那是她对天堂的印象。这朵花就是她的心灵,28年的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苦、磨难,所面对礼赞和荣耀都在这朵花中化作晶莹的露珠,在朝阳升起的时刻重新融入了广博无边的宇宙和向过去与未来两端无限延伸的时间之中,而她则收拾起心情,继续上路,顺着那来自遥远天际的飘渺的佛音,探寻生命的本质这个永远困扰也永远诱惑着人类的终极秘密,重访那个她在孩提时代和昏迷之际曾经到过的天堂。 第一次,当刘春汐将她的画筒开启,在我面前展开她的《大闹天宮》,《宝座观音》、《竹林七贤》和《天女撒花》等画作的时候,着实被惊呆了,似乎在一瞬间被带入了一个神话世界,我久久地伫立在这些画面之旁,神思随之而飘荡,无法合上自己的眼睛。
论古典油画中的民族风情
作者: 张亚莉   来源: 知音励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民族风情   材料   古典油画  
描述: 油画作为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传入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发展的进程中,油画与中国民族风情的融合一直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话题。虽然目前关于油画民族风情的论著有很多,但是大家对油画民族风情的看法依然是见仁见智。本文将通过对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取材、色彩以及表现形式的研究,结合自己对中国古典油画作品的赏析,最终发现中国古典油画发展的过程就是将中国本土民族风情文化不断的融入油画中的过程。所有油画作品不管是从形式到技法,还是从气韵到感觉无不透露着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同时又保持了油画的品质特点,这些富有中国民族风情的古典油画同样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使中国古典油画的地位得到了确立,也为中国古典油画中民族风情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 1 2 3 4 5 6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