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清官窑仿汝窑瓷器略论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撇口   天青釉   斗笠碗   御窑厂   汝瓷   窑器   明宣德   汝窑瓷器   徐兢   台北故宫博物院  
描述: 从北宋徐兢"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之语出现,到清代雍、乾仿汝瓷,近十个世纪以来,关于汝窑汝瓷问题便一直倍受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北宋时期的汝窑是我国官窑制度的开始,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元朝景德镇设置的"浮梁瓷局",明清两代御窑厂,当是宋代官窑制度的延续。宋汝官窑不仅其制度被后世官窑继承,而且其产品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明宣德官窑的烧造活动中,出现了大量专门模仿汝窑瓷器的产品,且其仿烧之风到清代雍、乾官窑又更为盛行。
波斯细密画对新疆油画的影响
作者: 刘建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斯   绘画样式   色彩搭配   新疆   细密画   画种   “丝绸之路”   油画  
描述: 细密画是新疆古已有之的一个古老画种,它的出现与古波斯萨珊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样式,细密画在画面营构方式、色彩搭配等一直在为新疆本土画家提供借鉴。细密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至7世纪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13至17世纪在波斯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波斯细密画,是伊斯兰
菏泽牡丹雕塑
作者: 靳淑明   韩建新   来源: 山东档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石棺   山西运城市   菏泽牡丹   大理石   民族风格   雕塑艺术   玻璃雕刻   面塑   解州关帝庙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菏泽牡丹甲天下".牡丹代表富贵、吉祥,人们向往牡丹,遂用木雕、砖雕、石刻、瓷刻、玻璃刻、石膏塑、面塑、泥塑等艺术形式,充实到生活的每一角落,牡丹雕塑由此产生.……
漫谈音乐创作的形象思维
作者: 王建新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韵美   图案   白裤瑶   南丹   服饰  
描述: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音乐创作和其他一切文艺形式的创作一样,也要遵循形象思维这一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但音乐创作中的形象思维却又具有它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持殊表现手法,这就形成了音乐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个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它既不可能象文学作品那样通过文字刻画出艺术的典型形象,也不能象绘画那样给人以可观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更不能象雕塑那样把
中国宋钧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作者: 张义   宁建新   王洪伟   孙晓岗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菟丝纹   分相   蚯蚓走泥纹   乳光   钧官瓷  
描述: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的探讨之“牡丹·青花瓷”
作者: 鞠建新   来源: 建筑建材装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文化   新中式   居住环境  
描述: 通过皇册家园三期景观方案的设计方案阐述新中式理念的景观表达,皇家气质的文化再现,古典元素的创新融合,意在探讨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主张。挖掘古典元素牡丹、青花瓷的文化内涵,营造一种特定的人文情怀,打造中式生活的归属感。
景德镇沽演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遗物   器物分析   搜集资料   安徽望江   浮梁县   安徽南部   石锥   昌江   新石器时代  
描述: 1989年6月下旬,笔者在景德镇江村乡沽演村考察文物情况和搜集资料时,发现村民郑发田家收藏有一批石器,经调查得知,1986年9月郑建房挖墙基时,在离地表1米左右深的地层中发现了这批石器。 沽演位于景德镇东北约65公里,其北与安徽南部山区接壤,东临昌江源头之一——杨村河,这里群山连绵,森林茂密,水量充
当代新疆油画
作者: 刘建新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心象   绘画技法   创作题材   地域文化   艺术现象   图像语言   十年   人文学科   创作思想  
描述: "油画"作为一个西方画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已逾百年,具体传入新疆的时间要稍晚一些,而形成为一种庞大而繁复的"艺术现象"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探讨新疆油画当代性因素的过程中,我们所用的艺术史眼光会同实证衔接起来,这是因为艺术史也并不单纯就是人文学科的历史,更不是观念的历史,它有着真实的风格来源与价值判断。在新疆地域文化语境下产生的油画作品的当代性因素确立了新疆油画的图像语言、绘画技法、创作题材图式的真实特点,
我与釉里红
作者: 叶建新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初   陶瓷装饰   白釉   陶瓷艺术家   烧制工艺   清三代   釉下彩   工艺发展   工艺特征   装饰手法  
描述: 釉里红,自元代始烧以来,在历朝历代皆被称作"瓷中瑰宝",它是指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釉里红作为瓷器釉下彩装饰的手法之一,最早烧制于元代。早在元初,这种釉下彩绘工艺就已经为景德镇能工巧匠熟练掌握了,但因釉里红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元代的釉里红工艺发展非常缓慢。而同时期的青花瓷工艺却早已成熟完备。由此可见,釉里红的制作比起青花更显复杂多变的工艺特征。元代的釉里红在工艺上呈色多样,鲜红的较少,大多色泽发灰,有明显的晕散,也有因温度失控而呈现的"烧飞"
谈景德镇明御厂故址出土的宣德瓷器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官窑   龙纹   绿釉   红釉   考古研究   青花   景德镇陶瓷   瓷器   出土  
描述: 1993年1月在明御厂故址东门一带的基建工地发现数以万计的宣德官窑瓷片,目前已复原出许多重要遗物。为迎接景德镇第四届国际陶瓷节,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从中遴选出不同类型的瓷器百余件,举办了“宣窑稀珍展”,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 1 2 3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