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同地方丢钱包
-
作者:
夏小舟
来源:
党员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局长
幽默
陈启明
《角度》
-
描述:
让人又爱又惋惜的中国青年 我有一个玫瑰红色的钱包,小巧玲珑,是我19岁第一次得到薪水时买的。 钱包中我一般装钱不多,但因小巧、光滑,加上我又是个粗心大意的女子,于是数次失落,或中国,或日本,或美国,但最后都失而复得。 记忆中第一次失落钱包是在中国。那天早上,在我任教的某大学校园打太极拳,打着打着就掉了钱包,那里面有人民币数十元、食堂餐券数张。 我在校园里寻寻觅觅,看见一位青涩的男孩向我走来。
-
基于象征形态表现的景观雕塑视觉艺术探析
-
作者:
汤小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寓意
景观雕塑
形态构造
-
描述:
景观雕塑作为注重观赏性的表意艺术品,已经以更多的形式呈现,从而增进观众与雕塑的感情,促进其对雕塑象征意义的理解。
-
在不同地方丢钱包
-
作者:
夏小舟
来源:
文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用卡
美国
大学校园
电话铃
钱包
记忆
工作人员
日本人
地铁
银行卡
-
描述:
让人又爱又恨的青年 我有一个玫瑰红色的钱包,不知是真皮还是假皮,但制作精良,小巧玲珑。十九岁时当了个冰棒妹,得到第一个月的薪水,觉得忽然成了有产阶级。钱毕竟是钱,不可等闲视之,母亲便带我去一家百货商店,买下了我生平第一个钱包。 我的钱包中钱不多,但因小巧、光滑,加上我又是个粗心大意的女子,于是数次失落,或中国,或日本,或美国,我都将它失而复得,缘分真的很深。 记忆中第一次失落是在中国,早上去我任教的某大学校园打太极拳,打着打着就掉了钱包,那里面有人民币数十元、食堂餐券数张,如此而已。我惶惶然若有大失状,完全是因为那钱包对我有一份亲情。 我在校园寻寻觅觅,看见一位青涩的男孩向我走来。他胸前别的校徽,白底红字,而我的胸前也别着一枚校徽,红底白字。这说明他是学生,我是教师。 “老师,这个钱包是您的吗?”他甩着头发,眼睛很亮。 “是的,是的。”我有些激动。 他却很冷静,问过我钱包中有何内容后,才把钱包交给我。我谢了又谢,内心很为自己任教的大学有这样的好学生而备感欣慰。 不料,他先是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来,用成熟男人的腔调,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老师,您想真心谢我吗?” “当然,当然……”我说着说着,心头爬起了不安的感觉。
-
大匠取法 隋建国访谈
-
作者:
蒲鸿
周小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纪念性
空间
教学体系
当代艺术
时间性
访谈
艺术观
作品
雕塑
美术馆
-
描述:
雕塑本体蒲鸿(以下简称蒲):我们从您今年两个引人注目的展览谈起。一个是9月份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它集中展示了您对空间、时间的探索;一个是刚结束的艺术长沙,作品《长沙的沙》,它将一粒细沙放大一万倍。这是不是印证了您探索当代艺术的两个维度:对于时空的哲学思索和反纪念性的观念述求?
-
刘虹:时光中穿梭的女性
-
作者:
刘小舟
来源:
优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刘虹决定“考不上油画系就不读美院”。她于1978年成为叱咤四川美院的“77、78级”中的一员,又在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四川画派”中资深的女画家。由此,对其身价的考量,便有了性别和地域两个特殊的坐标。
-
2017米兰男装秋冬时装周 色彩风格 成就大牌少年
-
作者:
小舟
来源:
风采童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装
米兰
荷尔蒙
时装周
少年
风格
时髦
-
描述:
2017年的秋冬注定是一场关于色彩的风暴。1月13日-17日,为期五天的2017秋冬米兰男装周落幕,太多的惊喜让编辑坐电脑前忍不住想要分享。在众多风格迥异的品牌和风格中,编辑特别为男孩子们挑选了几个最能激发荷尔蒙的代表品牌,明亮撞色、星战元素、五彩条纹、军装风,都是男孩子们的最爱。
-
色彩风格成就大牌少年
-
作者:
小舟
来源:
风采童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纺织工业
纺织行业
上海
中国
展会
-
描述:
2017年的秋冬注定是一场关于色彩的风暴。1月13日-17日,为期五天的2017秋冬米兰男装周落幕,太多的惊喜让编辑坐电脑前忍不住想要分享。在众多风格迥异的品牌和风格中,编辑特别为男孩子们挑选了几个
-
美丽女人的幸福述说 刘浩眉 美丽丝丝入画
-
作者:
小舟
来源:
国际服装动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翡翠
美国
设计理念
香港
首饰
气质
形象代言人
代表作品
幸福
林黛玉
-
描述:
刘浩眉,2002年佳士得拍卖公司翡翠形象代言人。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大师刘宇一之女。她自幼学习舞路,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艺术学院学习视觉艺术。现已协助其父完成《和平颂》、《开国盛典》等多幅著名作品;近期她的代表作品有《逸思》、《秋露》等。
-
从海参崴看俄罗斯
-
作者:
小舟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人
西伯利亚
莫斯科
七十年
中国
海参崴
国立大学
音乐
世界
-
描述:
有一个在音乐领域很有造诣的老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行车的访问学习,碰到一个二十多岁的俄罗斯男孩。他随口说起了音乐,没想到那男孩更是滔滔不绝。老师于是想这个男孩肯定是学习音乐的,但是结果让他吃惊——那男孩是专修核物理的。男孩说,在俄罗斯,艺术是必修课,如果不及格,是无法升入高校的。在俄罗斯,艺术的普及程度是在中国无法想像的。俄罗斯民族,阻挡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侵略脚步,培养了柴可夫斯基、托斯陀耶夫斯基这样的大艺术家,拥有高大的身躯和肃穆的建筑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对俄罗斯的了解,多是从《贵少妇肖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油画,以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著名歌曲开始的。这个国家,在历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虽然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时至今日,她却始终陌生。本文作者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踏上俄罗斯地土地,圆了一个蕴积许久的梦。他将他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成文字,试图让更多的人,换个视角了解我们的邻居——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