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盖碗寻旧梦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器形   撇口   白釉   珐琅彩   盏托   明宣德   宜兴紫砂   瓷胎   胎质  
描述: 今人对盖碗的释读:带盖的小碗,茶具,始见于明宣德,流行于清。器形有撇口式、直口折沿式两种。腹部下收,圈足。盖多扣于碗的内口,也有天盖地式,覆于碗口外部。康熙盖碗,规格大小不等,器形多样,是当时饮茶用具的一大改进。胎质有瓷胎和宜兴紫砂陶胎两种,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等品种。从收藏品的角度来看唐宋与明清时期的盖碗传承有区别。其实,唐代已普及了饮茶,并有了专用盏,随之又发明了盏托,宋元沿袭,明清以来配以盏盖,始形成了一盏、一
旧时瓷上秀锔活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供春   见闻札记   龙泉   利玛窦   砂壶   博物馆藏   《清明上河图》   周伯   古玩市场   锔大缸  
描述: 瓷器破了就不好吗?锔瓷器,除了因为是修补的缘故而成之外,还有就是刻意制作的。锔瓷器,玩的是一种残缺美。时下,一些锔钉的古瓷器频频亮相古玩市场。当年,笔者在学瓷的年代,瓷片及碎器很多,并且很廉价,曾先后买过多件锔瓷器,其中,一个锔瓷的粉彩六方形水仙花盆是我最心仪之物。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既能使用,又美观。作为瓷器修复技艺,锔瓷技艺相传始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上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瓷器修补有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
青花一束莲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形   明清时代   胎质   克拉克瓷   交错对   古玩市场   嘉庆朝   康雍乾   仰莲纹   耀州窑  
描述: 笔者在20多年前的古玩市场上,先后买得几件清代青花一束莲纹瓷盘,因而对这种纹饰有比较系统的认知和研究。元明清时代瓷中青花束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把束莲”纹。束莲纹,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绘制一束用缎带扎起来的莲花、莲蓬和莲叶的画面。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北宋耀州窑中,元朝普遍用于各类青花瓷。束莲纹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束莲、交错对称的二束莲、“三分天下”的三束莲以及散莲等多种形态。
单色釉瓷亦缤纷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白釉   青釉   越窑   原始青瓷   清代雍正   蓝釉   彩绘瓷   康雍乾   颜色釉  
描述: 拍场上的明清颜色釉瓷器中,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青釉瓷无论是上拍的拍品数量、单件拍品的成交价格,还是平均的成交价,都是最高的一类。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釉色,始见于商代中期,历代都是瓷器烧制的主要品种,早期瓷器都为青釉系,如原始青瓷、青瓷、越窑瓷器、龙泉窑瓷等。明清时期瓷器生产虽以青花和各种釉上彩绘瓷为主流,但青釉瓷器的烧制仍持续发展,到了康雍乾时期,因烧制技术的提高,青釉的呈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釉瓷因青釉
清代一统瓶赏析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清代   文化背景   民窑  
描述: 近有藏友拿了新买的一件清代青花民窑一统瓶,找我看看它的价值和文化背景。记得前几年,曾有一对清同治堆塑粉彩博古纹一统瓶上拍,直径23厘米,高60.5厘米,以12万元成交。时下,民窑精品一统瓶的价格都在6位数。
绚丽多彩单色釉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单色   单件   成交价格  
描述: 拍场上的明清颜色釉瓷器中,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青釉瓷无论是上拍的拍品数量、单件拍品的成交价格,还是平均的成交价,都是最高的一类。   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釉色,始见于商代中期,历代都是瓷器烧制的主要品种,早期瓷器都为青釉系,如原始青瓷、青瓷、越窑瓷器、龙泉窑瓷等。明清时期瓷器生产虽以青花和各种釉上彩绘瓷为主流,但青釉瓷器的烧制仍持续发展,到了康雍乾时期,因烧制技术的提高,青釉的呈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釉瓷因青釉呈色的深浅不同,出现了翠青、冬青、粉青、豆青等不同的釉色。清代青釉瓷器常在器身上暗刻或浮雕纹饰,施釉烧成后所刻绘纹饰的轮廓呈现出一种凹凸不平的雕塑感,色釉也会因器身的凹凸而产生丰富的明暗深浅变化。
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玉   如意   鱼纹  
描述: 今年春拍,一柄清嘉庆白玉御题诗文吉庆有余如意,以2300万元成交,引起藏友们关注。这柄如意以整块白玉雕琢而成,质地光润,略带皮色。所雕如意呈瑞芝状,云叶首,四周起如意云纹边框,首面隆起,正中心圆框开光雕寿字纹,左右点缀“卐”符纹,中轴浮雕吉磬,下悬双鱼纹,寓意万寿无疆,吉庆有余,连绵不绝。
郎窑·年窑·唐窑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烧制   高温   景德镇   清代   康雍乾时期   宝石  
描述: 对清代的瓷业,特别是康雍乾时期的郎窑、年窑、唐窑,有一种说法是“发展速度快,胎釉原料配比合理”,瓷面和造型富丽堂皇,给人以富贵豪华之感。郎窑郎窑,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1705~1712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故名。釉色以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绿最佳,宝石红有“郎窑红”之称。法国人称“牛血红”,在红釉中最杰出。洒蓝和霁蓝瓷,再上一道极薄釉子,然后加绘金花金彩,华丽静穆,匠心独运。素三彩创于此时,青花和斗彩也很有名。郎窑瓷仿古暗合,模仿明永乐、宣德红釉烧制,釉水颜色、橘皮砂眼几可乱真,款字也酷肖,极难辨识。刘廷玑《在园杂记》谈及此事。郎窑的最大成就是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功,把200多年前明代中期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术又恢复起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