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西雕塑家的社会角色
作者: 宗贤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中西   文本   雕塑家  
描述: 在艺术史上,中西雕塑家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中西艺术史文本对待雕塑和雕塑家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中西雕塑和雕塑家在艺术史文本上的“凸显”与“冷遇”,折射出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林树中教授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作者: 杨振国   黄宗贤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美术史论   画像砖   顾恺之   文物考古   陵墓雕刻   北朝雕塑   美术史研究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  
描述: 我们在逐一阅读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树中教授的十余部专著和一百多篇论文的时候,被他那渊博的学识和精微的论述深深吸引。林先生所涉猎的范围包括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和工艺、书法及文物考古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美术史各重要领域。有这样的成就,必定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努力。这使我们想起他经常强
古月历史油画的文化意蕴
作者: 黄宗贤   来源: 今日重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文化塑造   油画作品   写实主义   人文主义   艺术品格   古月   文化意蕴  
描述: “艺术的力量在于形式的完美和传情的深度。”这是古月始终不渝的艺术信念,也是他写实主义油画作品的魅力所在。从他的历史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和悲壮的历史沧桑感和崇高感。与其说古月选择了历史题材,不如说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塑造了古月的艺术品格。古月不仅是以画笔表现历史,更是以生命的感情在辽阔的时空中呼唤一个个不息的灵魂。
弘扬东坡文化 讴歌大美眉山
作者: 黄宗贤   来源: 现代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色   杜玛斯   绘画作品   画家   欧洲   爱情  
描述: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节,"仰望东坡·大美眉山"美术作品展在四川省美术馆隆重开展了。这是眉山市多年来大力弘扬东坡文化,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一次重要的成果展示,是眉山的美术家们又为广大的观众奉献出一场视觉的盛宴,也是眉山美术家们在中央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精神激励下的一次新的启程。这次展出的作品130余件,是从数百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等画种。作者来自眉山各条战线,既有专业美术工作者,也有业余美术
涛浪淘尽沧海笑——点评吴浩工笔画作《沧海笑》
作者: 黄宗贤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独善其身   工笔   人生轨迹   “儒道互补”   兼济天下   画作  
描述: 入世与出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主题。吴浩的《沧海笑》一画,可谓是对这个主题的一次艺术诠释。如果说用“儒道互补”来概括士大夫的人生哲学是有迹可循的,那么,用”侠仙相济”来形容武士侠客的人生轨迹,也并非言之无据。士大夫处身庙堂,进可为儒,退可观道:武者侠士行走江湖,进而仗剑,退而登仙。所以,进可攻,退可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一种不论上下,不问文武的普世的东方智慧。一面是积极进取,一面是练达超脱.然而乐观如一
烽火中的观念转换与视野转向—— 从抗战时期油画界看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作者: 黄宗贤   岳阳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过程   吴作人   艺术风格   唐一禾   常书鸿   现代美术   新写实主义   油画界   中国美术   新美术运动  
描述: 五四以来,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的标志之一,就是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方美术观念与表现形式在我国广泛的传播。海外留学归来的油画家们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西方的学院写实主义伴随着陈独秀等政治文化精英们的推波助澜和徐悲鸿、李毅士、李铁夫、常书鸿、吴作人、唐一禾等人的引领,已在油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并不能遮蔽油画界乃至整个美术界流派纷呈、思潮跌宕的局面。其实从五四新美术运动至全面抗战爆发以前,西方的各种艺术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在中国都赢得了传播的空间,似乎显示出了与西方现代美术发展
大川东去 宏美浩然——写在“凤凰”四川油画邀请展前
作者: 黄宗贤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廖宁   油画家   光剑   视觉盛宴   张国平   唐剑   李兵   郭强   张国忠   应凤凰  
描述: 应凤凰画材集团邀请,来自四川的油画家的作品在凤凰艺都美术馆集体亮相了,这是川派油画家又一次走出巴蜀的艺术对话与交流,是川派油画家们给观众奉献的一场视觉盛宴。应邀参加这次展览的四川油画家共20位,他们年龄各异,既有在艺术上成就卓著的年长的油画家,如何哲生、张国平、马光剑、张国忠、张昌贵、周茂东、唐骐、张强、曹正、王建军、廖宁等,也有这些年活跃于画坛的年轻一辈的油画家,如荣志彬、唐剑辉,谢常勇、朱沙,胡宁、曾杨,李兵、郭强等。他们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美协或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应用中的文化意义——以2007FIFA世界杯女足国际海报展作品为例
作者: 黄宗贤   李清振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当代设计  
描述: 从史前的"仰韶彩陶"①到明代的"宣德青花"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绵绵延续数千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具有一定特质的代表性传统文化符号,每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都是我们重返历史、回味历史文化的引领者。当代设计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设计,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更应该看重符号的文化性,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本篇文章正是结合FIFA世界杯女足国际海报展作品关于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再次认识后现代语境下的美术设计应如何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文化性的,即不仅要考虑回顾历史文化,更多的是要进行这种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运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