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大伟】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博物馆应形成造型艺术创作体系
-
作者:
鞠大伟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队伍
形成体系
博物馆陈列
六十年代
军事博物馆
艺术创作规律
新中国
艺术家
博物馆事业
造型艺术
-
描述:
新中国成立40年,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造型艺术创作也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而出现了繁荣。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级大型博物馆的先后建立,一批反映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优秀造型艺术品也相继诞生。如:反映新中国诞生的油画巨作“开国大典”、反映红军长征的雕塑“艰苦岁月”、反映土地革命的素描作品
-
河北省博物馆名家名作异彩纷呈精品特展好戏连台
-
作者:
崔大伟
来源:
中国博物馆通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河北省博物馆
雕塑作品
展览活动
-
描述:
自“十一”黄金周至2004年新春佳节期间,系列精品绘画、书法、雕塑等特别展览将陆续亮相河北省博物馆。展览具体安排如下。
-
宋志,笃定豁达的艺术修行者
-
作者:
褚大伟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家协会
南苑
石家庄市人
油画作品展
宋志
首都师范大学
修行者
中央美院
逸致
中国画发展
-
描述:
牧轩,本名宋志,字牧轩,1958年10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11年入首都师范大学进修,跟随张立辰、吉瑞森学习。2002年,作品《君子之谊》获河北省喜迎十六大书画展览铜奖;2003年,作品《蓝色春潮》获河北省艺术联展二等奖;2006年,作品《东篱逸致》获河北省艺术联展一等奖;2011年,作品《春荫》获河北省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一等奖;2014年,作品《那一片浓浓的绿荫》入展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塞上明珠·美丽宁夏”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同年,作品《南苑清风》入展重温经典·娄东(太
-
晚起拾柴图
-
作者:
褚大伟
宁雨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右转
西皮原板
既白
《红灯记》
-
描述:
《红灯记》中有个李玉和的名段《提篮小卖》,西皮原板,戏匣子里听得最多。那时,铁梅拾的是煤渣,我拾的是柴。初冬,白毛风呜呜叫三遍,东方既白,恰是拾柴好时光。大伟先生笔下的夫子与童子,偏生要晚起拾柴。在山林中左兜右转,脚下满是别人的筢子印儿,恐怕连个柴禾刺儿都不见了,想想都替他们着急。又偏生,一老一少满载而归,一派心满意足模样。这就让人不得不另费一些思忖。俗话说,早起的鸟有食吃。看来,该有下文——早起晚起都有柴烧,就看你是否用心去拾。心到的地方,一定有柴园,也有炉火。
-
基于机器视觉的油画棒检测系统的设计*
-
作者:
王祖德
张大伟
杨海马
涂建坤
姚龙隆
来源:
电子测量技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相关系数
图像处理
直方图匹配
-
描述:
油画棒装盒传统方式采用人工,针对其摆放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油画棒装盒系统,选用ARM芯片做图像处理,在有限的资源配置和时间条件下完成任务。系统通过摄像头对油画棒进行图像采集,控制电机转动油画棒,进行图像匹配,完成投放。系统先对图像定位、选取,滤波去噪,再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阈值的直方图匹配算法,并结合模板图像和待匹配图像的相关系数,有效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率。实践证明系统的工作稳定,能实现对油画棒角度的有效调整,匹配速度快,单台识别率达到99%以上,能完成产品的自动装配。
-
猩猩探长 侦探童话连载之四:夜光点睛石
-
作者:
庄大伟
来源:
聪明泉(少儿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长
邮件服务器
电子邮件
夜光
母鸡
浮雕
鳄鱼
雕塑家
猩猩
笔记本
-
描述:
森林公园里新造的一堵金碧辉煌的《金龙壁》就要揭幕了。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都想看看雕塑家牛博士制作的大型浮雕《金龙壁》,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欢快的锣鼓声中,大红绸布被大象公公掀开了。只见一条雕刻在照壁上的龙,全身塑金,腾云驾雾,惟妙惟肖。
-
公共艺术与“地方重塑”
-
作者:
汪大伟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空间
城市建设过程
邻里关系
社区空间
艺术表演
工人新村
规划设计
居住场所
公共空间
公共意识
-
描述:
随着国内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各界对公共艺术的关注度不断升温,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的讨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尽管如此,“公共艺术”概念仍没有定论。公共艺术,简而言之就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如果光从这一点看,会带来很多歧意,例如将公共空间的一些毫无公共意识、没有品质的雕塑归为公共艺术,歪曲了其本义;公共艺术多为政府主导的,尤其是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希望塑造一些城市的标
-
银河谷奇遇
-
作者:
庄大伟
来源:
故事大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屋顶
崂山
玻璃
书包
钟乳石
大理石
河谷
太湖石
鹅卵石
石头
-
描述:
我有个爱好,喜欢收藏石头。 我家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好多各式各样的石头,有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洁白玲珑的昆石、如黛似玉的崂山绿石、滋润细腻的黄蜡石、美若彩陶的红河石、婀娜多姿的墨湖石、晶莹闪亮的钟乳石、云雾缭绕的大理石、冰清玉洁的玛瑙石,等等等等,真是不胜
-
生物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作者:
李双喜
郑宪清
袁大伟
张娟琴
何七勇
吕卫光
陶晓斌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蚯蚓
青花菜
土壤理化特性
生物耕作
-
描述: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青花菜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传统机械旋耕(CK)、免耕(T1)以及生物耕作(T2)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耕作能有
-
“踏天磨刀割紫云”新解——兼及《唐诗鉴赏辞典》之误释
-
作者:
韩大伟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贺
诗歌
《唐诗鉴赏辞典》
解释
“踏天磨刀割紫云”
唐代
-
描述:
唐代诗人李贺,曾有一首赞美“端砚”的名作《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砚,即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的一种石砚,自唐以来,即为世人所宝,其中以出产于斧柯山的“青花紫石砚”为最佳。所谓“青花紫石”,系指砚材为一种带有青点的紫色石块,“青点如筯头大,其点如碧玉晶莹”(唐·吴淑《砚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