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图】搜索到相关结果 286 条
-
北京手绘旅游地图 长城
-
作者:
莫涛插图
北京好景东方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著
来源: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北京手绘旅游地图:长城》内容为:居庸关是万里长城上久负盛名的雄关之一,明长城内三关之首,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1971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东汉墓中,有一幅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居庸关车马往来
-
红楼梦 上下
-
作者:
清 曹雪芹著
清 孙温绘图
甄芸注释
来源:
工人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师范学校)
美术(学科:
美术
-
描述:
章绘制的大型工笔作品,创作时间长达36年之久。作品色彩凝重,笔法精细,注重人物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构图上还吸收了许多西洋绘画技法。孙温生于清嘉庆年间,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大约百年,他的画作较好地再现
-
清·孙继芳绘镜花缘
-
作者:
清 孙继芳绘
张玉范 沈乃文主编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地点:
年代:
工笔画(学科:
人物画
中国
清代)
-
描述:
本书是作者根据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绘制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
谁在放屁
-
作者:
谷川俊太郎编文
饭野和好绘图
墨彩译
来源: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语拼音
儿童读物
-
描述:
谁在放屁
-
格桑花开 卓图油画作品集
-
作者:
卓图著
来源: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
描述:
本书收录的油画作品包括:昨日的别离、朝拜、脉脉斜阳、磕长头、嘛呢石经墙之一、风雨的岁月、祈祷的经幡、古拉索、转世轮回、若尔盖草原、记忆的长线、孤寂、八角城冬雪、生命已经飞翔、玉树嘉娜嘛呢石经堆之三、深邃等。
-
油画风景
-
作者:
西班牙 派拉蒙编写组原著
米丘·范伦插图刘壮丽翻译
来源: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风景画
油画(学科:
学科:
技法(美术))
油画
技法(美术)
-
描述:
本书是讲述油画风景的基础技法书,内有六个练习指导及详细的操作步骤,并配有200幅精美的插图,通过分步讲解,使初学者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绘画技巧。
-
施尼茨勒作品集 3 轮舞 戏剧·箴言
-
作者:
奥 阿图尔·施尼茨勒著
韩瑞祥选编
韩瑞祥等译
来源: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奥地利
小说集
中篇小说
现代
短篇小说
-
描述:
本书收入了施尼茨勒所有的代表作品,如中短篇小说《死》《小小的喜剧》《死者无言》《古斯特少尉》《陌生的女人》《希腊舞女》《卡萨诺瓦还乡记》《埃尔泽小姐》《梦幻记》,长篇小说《特蕾莎:一个女人一生的编年史》,戏剧《儿戏恋爱》《绿鹦鹉酒馆》《轮舞》,箴言《关系与孤独》。戏剧是施尼茨勒文学创作的核心,小说是核心的衍射。同戏剧一样,他的小说创作也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形成了新的风格。施尼茨勒的小说大都表现出对人的个性经历持久执着的兴趣。爱情与死亡构成了其创作题材的基础,捕捉人物的心理瞬间是他艺术表现风格的根本所在。由于他的艺术注意力更多地趋于再现人的心理感受,崇尚一种在逻辑上无规律可循的心理表现,因此,作者往往以强有力的形象语言、细腻分明的感受和鲜明的价值对比,展现了多愁善感的主人公的回忆、预感和梦境。具体的感受描写往往赢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仿似一幅幅若即若离的语言油画。
-
天趣雅韵 何婉薇工笔画作品集
-
作者:
广东省佛山顺德迪维摄影图片社编辑
来源:
银河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白描
国画技法
人物画技法
-
描述:
天趣雅韵 何婉薇工笔画作品集
-
“僰国图志”系列——陶艺作品
-
作者:
"僰国图志"课题组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鞋
色彩
岩画
图案设计
大学生
作品
四川省
图形
-
描述:
的课题组,首期以宜宾僰人岩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僰人文化及其图形图像收集研究与应用性创作。作品涉及基础纹样、陶艺、雕塑与陈设、装饰画、旅游文化衫、折扇、帆布包、帆布鞋、帽子以及拓展应用产品设计等类型。这组陶艺作品以素色高白混手工拉坯成型,不施釉,以保留质朴、沉静、内蓄的
-
《风景》油画
-
作者:
张师图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使人
画品
风景画家
列维坦
情感变化
-
描述:
(油画)65×80cm 2014年人物画,重要的是扑捉人物的情感变化,让观者觉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风景画,则不然,它所能使人感知的丰富的情感变化,要微妙得多,抽象得多,绝不仅仅是把眼睛看到的山川树木画在纸上,它是要传达出一种情感,并且要让这种情感去感染人。有如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的《深渊》,画面上表现的是水闸旁的一潭死水,但给人感觉到的却是——"这是个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悲剧的地方"。传统的中国画非常强调"意境",
<
1
2
3
...
20
21
22
...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