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由工整走向写意由单一走向多元
作者: 唐秀玲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工整   开放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技法   多元构成   写意画   制作   绘画性  
描述: 现代重彩画在勾染技法之外,以开放的心态科学地吸取水墨语言及写意旨趣,在色、墨混融中,使画面获得了一种水晕墨彰的表现效果。文人水墨写意画与工笔重彩画曾密切相关,在材料、工具、技法等运用上,两大绘画门类也异中有同。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中国画的认识失去完整性和科学性。正是由于准确地把握了水墨写意画与工笔
走进重彩
作者: 唐秀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传统与现在   中国画家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语言方式   现代观念   中国绘画   敦煌壁画   改革与发展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呈现着一种呼唤改革、实践改革的格局。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每个中国画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突破口,使中国画的变革取得根本性进展的问题。时代的进步早已使工笔重彩画不再只用“十八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没有可再发掘利用的价值。“选择”意味着对传统的重新审视,意味着对现代观念的正确评判,意味着使我们的绘画在传统与现在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生长点,还意味着一个画家对自己的把握。
对现代工笔重彩画的思考
作者: 唐秀玲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高研班   工笔重彩画   青年画家   书画院   学术活动   写意画   中国画教学   中国绘画   唐秀玲  
描述: 工笔重彩画作为中国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教学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艺术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几乎找不到关于工笔重彩画材料技法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在蒋采萍的倡导下,文化部开设了第一届重彩画高研班,这是中国现代重彩画的开端,是缺失了色彩的中国绘画对传统的回归与重建,自此中国的工笔重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写意画迟滞不前的状况相比,它显出了旺盛的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成立于2013年6月,从建院之初即重视工笔重彩画,特意聘请蒋采萍、唐秀玲及当今工笔画坛上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旨在通过创作、展览、教学、研讨等学术活动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更好地推动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发展而努力追求。本期专门邀请我社书画院工笔重彩画创作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唐秀玲教授,提供专文,并刊发我院部分创作研究员的作品,以期对现代工笔重彩画及其现状和前景引起关注和思考。
论中国工笔画对日本画色彩元素的借鉴
作者: 信苏珊   唐秀玲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色彩元素   日本画  
描述: 近年来,中国现代工笔画在色彩表现、颜料研制、开发等方面,部分地借鉴和吸收了日本画的相关色彩元素,使中国工笔绘画的色彩表现能力得以丰富和提高,成为当今中国画坛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对日本画的历史演变进程、近现代色彩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进行简要概括,并对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日本绘画给中国工笔画提供的借鉴作基本分析,借以说明中国工笔绘画应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和融入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实现自身更大的提高和突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