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周雪松】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孔令楠:水上书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书
艺术家
展览项目
油画颜料
霓虹灯
-
描述:
孔令楠是从去年在UCCA展览项目开始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她以普通的油画颜料制造的霓虹灯效果线条让人过目不忘。
-
张方白 由深度到广度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张方白
画室
深度
尊重学生
广度
绘画
抽象造型
气韵
艺术实验
-
描述:
张方白以黑白两色的油彩,着以充满了东方气韵的有力笔触,创作的以鹰的抽象造型为主要系列的油画,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藏家和艺评人的尊重和喜爱。当我们回顾张方白早期受到的教育便不难发现,1987年到1991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第四画室所受的教育,对其后来20多年的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匡时春拍当代板块首推赵半狄旧作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元
蝴蝶
画展
板块
新生代
八九十年代
绘画表现
当代
代表性
作品
-
描述:
自去年尤勇退隐二线之后,匡时的油画雕塑,尤其是当代部分的拍品征集似乎实力有所减弱,而今年匡时春拍开槌前1个多月,一件赵半狄1990年的旧作《蝴蝶》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一直以来,赵半狄给人留下最深
-
刍议西方油画中笔触的发展与“写意”趋向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中国工笔画
画法
情感
逼真性
伦勃朗
透明色
中国画
笔触
发展
-
描述:
西方油画发展的早期,为了不影响物体的逼真性,画家总是尽力掩盖笔触的。当时,画家们采用的多是间接画法,先用炭条起出严格的轮廓底稿,再用黑白颜料画单色的底层,其上再用透明色一遍遍罩染,以达到精细微妙的逼真效果。这种作画程序类似于中国工笔画法,画家情感的表达是相对间接的、理性的、温和的,而难以是激情澎湃的、直抒胸
-
浅析油画“笔触趣味”与国画“写意”的相似性
-
作者:
周雪松
费晓萍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似性
笔触趣味
写意
油画
-
描述:
"形的消解"和"即兴创作"方式使真实再现的西方油画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抒情和写意性的因素。而正是这些改变为油画"笔触趣味"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
徐累:以工笔呈现虚无之境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画家
令观
内观
精神分析学
审美范畴
似真
画中
虚无感
塔上
线描
-
描述:
阐释徐累的绘画令我有点慌神。在当下所谓后现代主义时代里,艺术从精英的高塔上被拉下,与生活平行。我们已经习惯于阐释各种带有生活符号的观念作品,并在这些符号之间找寻可以解读的关系,或者在另一个审美范畴中阐释近乎完全内观的抽象艺术作品。而这些方法,用来阐释徐累的作品好像都过于简单。原因恐怕是他的作品—那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的青花马、不涉及任何真实地域的地图、仿佛还留有人的体温的空椅子,以及重叠着的似真似幻的屏
-
激活传统的两种方式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物性
三叠系
成岩作用
延长组
8油层组
-
描述:
第四届广东三年展项目展进行到第二回和第三回,这两个项目展延续了第四届广州三年对“元问题”的追溯,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视觉转译。同样是关注自然,第二回展“第三自然—中国再造”强调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激活与再造,策展人高岭选择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从平面、影像到装置不一而足;而第三回展“维度—三个案例的分析”中,策展人罗一平则选取了3位当代水墨艺术家作为案例,探讨在传统的纸本与水墨材质之上,对传统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
激活传统的两种方式
-
作者:
周雪松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传统自然观
中国传统
激活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第三自然
人与自然
美术馆
案例
-
描述:
展览: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二回:第三自然——中国再造时间:4月10日-5月20日地点:广东美术馆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三回:维度——三个案例的分析第四届广东三年展项目展进行到第二回和第三回,这两个项目展延续了第四届广州三年对"元问题"的追溯,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视觉转译。同样是关注自然,第二回展"第三自然——中国再造"强调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激活与再造,策展人高岭选择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从平面、影像到装置不一而足;而第三回展"维度——三个案例的分析"中,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