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漫谈提高绘画艺术的方法
作者: 吴雪梅   王颖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源泉   艺术   写生  
描述: 本文主要论述绘画是大美术的基础,任何艺术设计都离不开绘画的基础训练。很多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水平发展到成熟时期后,有很难再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的现象,当他们想要得到突破,向更高的境界发展,只有从生活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
我国建筑陶瓷业开拓中东市场分析
作者: 吴雪花   章梨霞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陶瓷   开拓   中东市场   对策分析  
描述: 中东建筑陶瓷市场需求量大 ,拥有巨大的商机 ,然而目前我国建筑陶瓷产品的出口 80 %以上都集中在亚洲地区 ,在中东市场上的占有率极低 ,积极开拓中东市场将会为我国的建筑陶瓷业带来新的发展。通过对中东建筑陶瓷市场的特征及我国建筑陶瓷业开拓中东市场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
我国建筑陶瓷业的欧洲市场分析
作者: 章飞钟   赵凤鹏   吴雪花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陶瓷   欧洲   对策   市场分析  
描述: 我国是世界建筑陶瓷生产大国,但建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却不到6%,尤其在欧洲等发达国家中的市场占有量更低。本文通过对欧洲市场的特征及我国建筑陶瓷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所具有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中国建筑陶瓷业开拓美国市场的分析
作者: 赵凤鹏   章飞钟   徐铮   吴雪花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陶瓷   对策   美国市场  
描述: 中国是世界第一建筑陶瓷生产大国 ,但其出口量却不足其产量的 10 %,尤其是在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的市场占有量几乎为零。笔者通过对美国市场的现状 ,中国建筑陶瓷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以及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浅谈陶瓷综合装饰的方法和艺术美
作者: 吴雪炉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审美   表现   陶瓷艺术   艺术美  
描述: 在当代陶瓷艺术中,陶瓷装饰手法十分丰富,涉及的表现形式众多。陶瓷装饰是在同一件陶瓷作品中,运用多种陶瓷装饰技艺和制作手法,例如雕、刻、喷、印、绘等不同的工艺装饰技巧,或者色料、彩料、釉料及各种泥料,结合釉上、釉下多种绘画技法,让不同的装饰技法和工艺相得益彰、达到异曲同工之妙的方法称为综合装饰。
高校图书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协调发展
作者: 吴雪姣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高校图书馆   协调发展  
描述: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教育及科研的重任,而高校图书馆管理则为了更好推进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积极协调人力及其他资源的合理使用,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实现组织目标。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图书馆管理是现阶段思考的重要方向。文章以刚性及柔性管理协调发展为核心,具体阐述两者协调管理的可行性及具体的措施,以期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吴雪姣   来源: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究   服务管理模式   图书馆   创新  
描述: 评判一个高等学校硬件设施的水平往往是由该校图书馆阅览室来呈现的。高校阅览室是直接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服务的窗口,也是新一代教育事业的孕育基地。教育的创新带动了阅览室的进一步升华。因此笔者将谈一谈如何创新研究改变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以创建新的服务管理模式,让阅览室更加融入我们的生活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在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 杨之鹏 吴雪杉主编   来源: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概况)   学生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   学生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学科:  
描述: 本书以文、图形式介绍中央美术学院1999至2001届学生的平面设计、国画、雕塑等作品,展示作品并阐述创作感想。
建筑陶瓷产品反倾销预警系统的设计
作者: 郑四华   章飞钟   吴雪花   来源: 企业经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建筑陶瓷   预警系统   反倾销  
描述: 本文通过建筑陶瓷反倾销预警系统的管理机构设计、业务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预警分析设计等内容的论述,详细阐述了建筑陶瓷反倾销预警系统的设计过程。
“称他为圣者”:利玛窦肖像在欧洲的传播与变形
作者: 吴雪杉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德里安   逃亡埃及  
描述: 形式出现在17、18世纪欧洲多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成为欧洲认知中国的重要媒介。这幅肖像画的作者身份与图像内容已有比较充分的研究,【1】但这一肖像画所借用的视觉图式还没有得到足够揭示,《利玛窦像》在欧洲的传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