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吕苇苇】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解密东汉浮雕镜
-
作者:
尹钊
刁海军
王红艳
吕苇苇
来源:
鉴宝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汉代,是我国铸镜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里,完成了铸镜装饰工艺由繁复向单一转化的过程,从而开启了铜镜与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初河。汉代铜镜中,西汉末年至东汉早期铜镜,基本摆脱了战国铜镜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一时期的铜镜非常值得玩味和深入研究。 新莽至东汉早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变得更复杂多变,由静趋于动向。有规矩纹、神仙鸟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以单线勾勒出轮廓为表现手法。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铜镜上花纹线条一般很纤细,盘曲如铁丝,遒劲有力。繁缛细密,流畅生动。但是所有的铜镜纹饰都是平面的线条法,使人们的视觉感观缺乏空间效应。而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的出现即采用了浮雕式技法,主体纹饰隆起突出、高低起伏、活泼自然,比之以前的线条法更为形象生动,使纹饰的视觉效果由平面变换为半立体状,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和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汉代铜镜发展中的一朵奇葩。这个时期的铜镜我们按浮雕的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