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的绘画
作者: 珍·海宁   卡尔·埃米尔·韦拉斯   刘丽丽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艺术博物馆   工作室   印象派   玻璃制品   路易斯   职业生涯   异国情调   绘画   作品  
描述: 纽约的拿骚县艺术博物馆,2012年初举办了"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的绘画:长岛收藏馆作品展"。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对美国艺术的贡献,在于其工作室精心制作的玻璃灯和彩色窗玻璃,众所周知并被广泛认可,然而即使最热心的蒂凡尼爱好者,对他的油画和写生也都不太熟悉。本展览中的作品清晰表明,蒂凡尼在玻璃制品和装饰物上的成就,与他在绘画实践中萌发并终身完善的审美观密不可分。在作为画家的职业生涯中,蒂凡尼探索和尝试了很多主题与风格,从美国外光派的风景,到对美国印象派有深刻
摩尔在伦敦
作者: 理查德·卡尔沃科雷西   刘丽丽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尔德   成长环境   建筑师   感知意识   雕塑家   现代雕塑  
描述: 2012年夏,亨利·摩尔的一些晚期作品在英国首都伦敦展出,其中包括高古轩画廊的展出及两件重要公共雕塑的复原。2012年夏天,伦敦举办了三场重要的展览来聚焦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作品。首先是帝国大街的高古轩画廊名为"亨利·摩尔:晚期巨作"(5月31日-8月18日)的展览,画廊从亨利·摩尔基金会借来大量铸铜雕塑,其中有很多作品非常庞大,此前从未被摆放到室内画廊展出。亨利·摩尔认为,雕塑是"露天的艺术;日光,阳光是必不可少的,对我
尹夫·克莱因:艺术与炼金术
作者: 彼得·卡尔梅尔   甘霞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炼金术   艺术中心   展览   华盛顿特区   克莱因  
描述: “伊夫·克莱因:带着空虚而完满的力量”,由克里布罗杰和菲力普维尔内策划,于5月20至9月12日在华盛顿特区的赫希霍恩博物馆和雕塑公园举行。展览由赫希霍恩与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尔克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于201o年10月23至2011年2月13日转移到沃尔克艺术中心展出。展览附有由布罗杰和维尔内撰写的352页厚的图录。
《谁在收藏中国》
作者: 卡尔·梅耶   谢林·布里萨克   来源: 新城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废料   艺术气息   技术工人   工业设计师   科幻电影   父子俩   通信圈   暴力美学   运营支撑   了然于胸  
描述: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螢火虫小孩(雕塑)
作者: 瑪麗雅·卡尔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尔   雕塑  
描述: 螢火虫小孩(雕塑)
游击队员头像(雕塑)
作者: 奥迪赛·巴斯卡尔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6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迪赛   头像   卡尔   队员   游击   雕塑  
描述: 游击队员头像(雕塑)
国际艺术市场2007-2009
作者: 卡尔·麦克安德鲁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艺术市场   经济衰退期   2007年   2008年   交易额   2009年   全球经济危机  
描述: 这份TEFAF报告是艺术市场经济专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观察分析2008年至2009年全球经济动荡形势后完成的报告。麦克安德鲁博士不仅大量运用统计数据,还对艺术商和收藏家作出分析。她得出结论,尽管艺术市场的部分环节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但其他部分远比预期乐观。较之2007年的繁荣,2009年的整体交易额大幅下跌,然而它仍旧超过2006年以前任何一年的艺术市场情况。本篇译文节选自麦克安德鲁博士TEFAF报告今天的全球艺术市场聚焦国家经济冲击等章节。
国际艺术市场2007-2009——全球经济衰退期间的艺术交易趋势
作者: 卡尔·麦克安德鲁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玻璃模具   上色   可变   陶瓷   大学   韩国   针织   羊毛   记忆痕迹  
描述: 国际艺术市场2007-2009——全球经济衰退期间的艺术交易趋势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作者: 卡尔   来源: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山水画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描述: 「…… 我仍然無法相信,這位看上非常和善、年輕,而又帶著迷人笑容的女人,竟會是那個自1900年以來一直被人稱作殘忍的、不可一世的暴君,那個十分可怕的『老』太后!」 她,是第一個以外國人的身份久居大内的西方人 她,在此期閒與慈禧太后及後宮女眷密切接觸,感悟她們的點點滴滴 她,在莊嚴冷峻的大殿、秀麗宜人的湖光山色中完成了自己的四幅作品 她,寫下了一個美國畫家對這段生活的歷史記錄 100年前,一位名叫凱薩琳?卡爾的美國女畫師,有幸走進中國皇宮並在此生活300餘天。其間,她為慈禧太后陸續繪製了4幅油畫肖像;返回美國之後,她又對自己在宮中的特殊經歷加以梳理總結,出版了這部反映清官生活的紀實作品。陌生的異國宮禁,如同一幅鮮活的風情長卷,在這位西方女性筆下徐徐展開。裏面有富麗堂皇的殿閣,有奢華的皇族生活場景,有東方特有的莊嚴而繁縟的禮儀程式,也有秀美怡人、旖旎無限的湖光山色……但讓卡爾小姐經久難忘,感懷至深的,還是慈禧太后本人。 卡爾最初是懷著忐忑不安、甚至是帶著幾分恐懼步入皇宮的,因為此前她腦海裏有關慈禧的印象,皆是來自西方媒體的各種負面傳言…… 本書作者得以置身、甚至融入其中,近距離地觀察深宮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悟慈禧其人的點點滴滴…… 凱瑟琳.卡爾目中的慈禧: 「作為一位沒了丈夫的女人是不能使用化妝品的,因此太后臉上顯露的完全是自然、健康的光澤,可見平時的保養相當用心。」「太后一個觀察能力敏銳、富有見地的人,因此氣度非凡,有著很強的人格魅力。」「她簡直就是完美女性的化身,一會兒像個天真的孩童,一會兒又像個超強的男子。」「接觸的次數越多,就越能感到她的不同尋常。太后待人和藹,對宮中貴婦一視同仁,平等相待。即使對某些人有所偏愛,也不會允許她們做出僭越之事,干擾自己的判斷。有些時候,太后雖然也虛心地讓人表達意見,但隨從們的意見從來不會與之相左。看得出,沒有人能夠對她施加影響……」 凱瑟琳.卡爾目中的光緒: 「……我發現他的個人魅力不及太后,不過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他的身體看起來雖然有些虛弱,但內在的力量又似乎很強。」「他個性靦腆,不善交際,但這並不是因缺自信或魅力不足,實際上,他對事情的看法總是表現出很有把握的樣子。」「從他的目光中,可以感覺到一種平靜、坦然,同時又包含著一絲冷眼看世界的傲慢。他凝視時讓人難以觸摸……」「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的嘴角總是帶著一種莫名的微笑,但從他的眼神中,還是可以補捉到比平時更多的逆來順受的憂傷。」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作者: 美 卡尔 Carl   K. 著   来源: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清后期   宫廷   中国   史料  
描述: 一百年前,一位名叫凯瑟琳·卡尔的美国女画师,有幸走进中国皇宫并在此生活三百余天。其间,她为慈禧太后陆续绘制了4幅油画肖像;返回美国之后,她又对自己在宫中的特殊经历加以梳理总结,出版了这部反映清宫生活的纪实作品。陌生的异国宫禁,如同一幅鲜活的风情长卷,在这位西方女性笔下徐徐展开。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