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研讨会
-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主题性
南京大屠杀
遇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纪念馆
雕塑艺术
侵华日军
-
描述:
大型纪念碑雕塑,特别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我们理论研究者应该关注的现象。首先一点,雕塑家担负重要而巨大的雕塑工程,假如没有政府的委托和支持的话,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还有一点,一件雕塑,尤其是大型的、与建筑相结合的雕塑,它受到种种限制,雕塑家能不能拿到这项工程这是一方面,他还要受到建筑的限制。从世界范围来说,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形象时,往往把雕塑作为一个点缀,这和他的修养、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整个艺术的评判尺度有关系。而好的建筑师,大都能够宽容雕塑家、画家、艺术家,将创作组成一个整体。
-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群雕研讨会
-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宋伟光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教堂
柯布
现代主义
建筑大师
50年代
象征主义
理性主义
-
描述: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群雕研讨会
-
有关艺术赏析的态度
-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关性
艺术院校学生
艺术价值
当代艺术
社会文化
审丑
作品
态度
雕塑
绘画创作
-
描述:
在近些年来的一些雕塑及绘画创作和展览中,人们常可看到不少以性为题材而加以把玩的作品以及以"丑"为表现对象的作品,这在社会上和艺术院校学生的毕业作品展览中都
-
公共艺术的社会方式与文化反思
-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文化反思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个体经验
社会公众
艺术理性
社会化
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
描述:
鉴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对于艺术的社会化建设的历程,我们认识到公共艺术是一种在政府的文化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所实现的社会艺术,或进一步说,公共艺术的文化旨意及价值核心是为了使更多公民能够接近和享有艺术,并且凭借艺术的共享和传播而造福社会公众、化育公民的心性和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