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剑平】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试论汉化佛教造像艺术的审美意匠
-
作者:
李剑平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艺术
审美
造像
-
描述:
在佛教的场所———佛寺中 ,普遍塑有佛、菩萨、金刚、天王等佛像 ,故佛教有“像教”之称。作为外来宗教 ,佛教的佛像塑造自然融入了汉民族许多本土的审美观念。这些观念包括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 ;“对称美”的普遍存在 ;“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得益彰的衬托 ;此外汉民族传统的服饰美、色彩美标准也融入到佛像的雕塑中。这形成了汉民族辉煌的宗教造像艺术。
-
城市十章
-
作者:
黄剑平
来源:
骏马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建筑物
草坪
河流
鲜花
树木
格调
公园
城市建筑
雕塑
-
描述:
一广场和公园广场一定要开阔,不开阔难以称其为广场。但广场绝不是一片一览无余的光秃秃的硬化地。广场最不可缺少草坪、树木和雕塑,广场的格调在于此,广场的品位在于此,广场的情趣在于此。既在于草坪、树木和雕塑数量的多与少,亦在于造型的美与丑。不是草坪、树木和雕塑越多越好,也
-
林明哲:我所认识的田世信
-
作者:
王宗亮
高剑平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艺术品
雕塑展
林明
作品
东方艺术
美术馆
-
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您最早什么时候发现或开始关注田世信的作品?林明哲:1988年进入大陆开始大量收藏中国艺术品后,于1991年在美术馆看到田世信的雕塑展被田世信震撼心灵的雕塑深深感动,遂开始关注田先生的作品。东方艺术·大家:当时透过什么途径?那时对他的作品有怎样的感受?林明哲:1991年透过中央美院邵大箴教授及钱邵
-
揭开“红色官窑”的神秘面纱
-
作者:
王剑平
王立新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醴陵
艺术风格
群力瓷厂
毛泽东
陶瓷工艺
-
描述:
70年代中期江西景德镇生产的“主席用瓷”(见《收藏》2000年第6期)近年受到藏界极大追捧。2001年夏。湖南醴陵当年秘烧的“主席用瓷”又在长沙浮出水面。被文物界和收藏界誉为末代“红色官窑”。详情且看:
-
晚明青花“状元碗”
-
作者:
莫剑平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壁
科举
状元
皇帝
明代
殿试
百姓
文字
人生
青花
-
描述:
在今年四月上海首届古玩博览会上,笔者有幸觅得一对青花小碗。这对碗口径9.6厘米,高5厘米,足径4.6厘米。撇口、弧壁、圈足,胎质较粗,器型不甚规整。碗施釉较薄,釉色白中带青,外壁可见釉下旋纹。圈足外有明显跳刀痕,底足内见大小不一的缩釉点。碗内青花双圈,各有一青花贵字。两碗外壁以恣肆洒脱的行草书青花金榜题名和状元及第。青花青中带灰,有浓淡,无晕散,两只碗均完整无损。这对碗,我称之为状元碗。
-
当代艺术挺进公共空间 2010世博会上的雕塑
-
作者:
贾布
高剑平
来源:
设计新潮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艺术水平
世界文化
当代艺术
世博会
全球范围
公共空间
城市雕塑
-
描述:
“传承和发扬世博精神.展示世界文化.增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全面提升上海城市雕塑艺术水平和城市景观品质……”这是世博会对园区雕塑提出的要求。
-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作者:
金剑平
来源:
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给排水设计
生活给排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
-
描述: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设计理念的更新。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设计人员更多地注意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具备与社会发展蚓步的设计思想。但是在给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与措施。
-
景德镇4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过热屏超温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作者:
肖峰
陈发林
王冬福
邵国桢
杨剑平
高子瑜
来源:
动力工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热屏
超温
水循环
能源与动力工程
循环流化床
-
描述:
根据锅炉运行数据,对景德镇4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超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其超温的原因主要是:①炉膛水冷壁的传热特性差;②锅炉运行参数严重偏离设计参数;③锅炉转向室的吸热比设计值高.同时,提出将部分过热屏改造成水冷屏的改进措施,经实际运行表明:改造后低温屏的温度有所降低,该方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
浅谈地球的演变
-
作者:
李洋靓
曹剑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板块运动
演变
-
描述:
介绍了地球发展史的过程、地球在各个阶段的演变情况 ,及生命起源的历史和现状。
-
《早春》创作感言
-
作者:
冯剑平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构设计
优化措施
房屋设计
-
描述:
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问过我:"你为什么总是喜欢画鸡呢?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为什么不画丹顶鹤呢?"我说:"因为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见到鸡的影子,我对鸡比较熟。"有一位老前辈跟我讲过:"画画,就要画自己熟悉的,画自己最有感情的!"每次搞创作,题材都是以农村里的事物为主要对象。在那里,有我最熟悉的一切;在那里,我能找到一种都市里没有的宁静与淳朴;在那里,我能深深地体会到一种大自然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