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曦】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少年争作弄潮游——访青年画家胡伟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院
艺术
校友
青年画家
少年
工笔人物
毕业
泉城
青年教师
思考
-
描述:
胡伟和我虽然相差十几岁,但我们却是老朋友了。我们同喝泉城的水长大,又先后毕业于济南一中,还是中央美院的校友,但是过去,他对艺术的思考一向深埋在心底,很难在他身上看出弄潮儿孟浪的气质。我知道他是一位作业画得很认真的好学生,能作意笔的花鸟,也能踏下心作工笔人物的渲染。他默默地耕耘砚海,我静观着他的成长。 美院毕业之后,他留校成为一位青年教师。他生活在思想敏锐的
-
蒋兆和《流民图》浮雕落成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周年
现代美术史
中国人物画
四川
泸县
大师
浮雕
流民
典礼
-
描述:
1989年4月15日,现代中国人物画大师蒋兆和逝世三周年之际,其家乡四川泸县隆重举行了《流民图》浮雕落成典礼 蒋兆和的《流民图》完成于1943年,是一部宏大
-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 刘曦林卷
-
作者:
刘曦林著
来源: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术批评
中国
现代
-
描述:
本书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之《刘曦林卷》,书中具体收录了:《近百年山水画的流向和遐想》、《“传统四大家”与“新派四大家”》、《关于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思考》、《“东道西器”与中国油画》等文章。本丛书共10册。
-
中国美术馆发起编纂《中国美术年鉴》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年鉴
造型艺术
朋友
当代美术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
美术馆
四十年
-
描述:
关于出版一本当代美术年鉴的设想,得到了美术界很多前辈和朋友的支持,中国美术馆已列入研究部工作计划,编辑班子也已紧张投入工作了。 现在,初步定名为《中国美术年鉴·1990》。因为是建国以来第一本美术年
-
画布上的山水——洪凌油画漫评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传统山水画
油画风景
西方风景画
中国画
艺术语言
南方文化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水墨山水
-
描述:
看惯了通常格局的油画风景之后,也时或想到,风景画会不会在视野上、观念上、语言上发生一些变化。我不是指西方风景画自15世纪以来,从它的古典风到印象派画风及其以后的变化,而是想自中国人学会了用西方人的观照方式、西方的油画技巧描绘风景迄今,擅长画油画风景的画家们,作过一些怎样的实验,是不是也像中国近百年的山水画那样,整体地结束了“四王”统治山水画坛的历史,并且在黄宾虹等几代人结成的梯队上,形成了阶段性的美学特色。也许,近百年来的中国,尤其是在油画的传播
-
“东道西器”与中国油画(摘要)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道西器
西学为体
油画风景画
民族文化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写实主义
中国画
东方人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国油画
-
描述:
可以理解为:如何处理东方美学思想与西方物质媒材的关系,东方人在现代美术的演进过程中如何强化自主意识和自立意识。我想这是有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宏观理论问题,也是中国油画家在接受了西方油画之后如何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问题。
-
感动·遗憾·期冀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回信》
孙震生
教学方法
-
描述:
从我个人欣赏的角度,有不少好作品将留在记忆之中。《回信》(孙震生)虽然在构思上使人想到苏联油画《前方来信》,但那些地震灾民倾听孩子读信的情境仍然感动了我,它语言、形象挚朴,不尚一丝浮华,因为作者只是围绕其情思而自然叙说,丝毫没有炫耀特技之思。庄子曰: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
重在召魂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关怀精神
民族精神
绘画技巧
中国
后现代主义
艺术语言
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当我们把洋画、油画明确地称为“中国油画”时,含有了已经中国化,民族化的判断。这种中国化、民族化自然包含着中国美学(包括中国书画)意识对这外来画种的融化,但不可忽视在精神的层面上,中国的社会生活、社会
-
发展理论 繁荣创作——美术创作方法、风格、技法问题讨论
-
作者:
孙滋溪
陈泊萍
刘曦林
李天祥
王乃壮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流派
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
讨论会
艺术家
美术创作
美术发展
座谈会
研究课题
油画
-
描述:
、风格流派、制作技法等若干层次和若干序列的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密切结合美术实践的具体发展态势,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以期发展理论和繁荣创作。本刊从本期开始,将以一定版面来讨论这方面问题,欢迎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惠赐稿件。来稿希短小精悍,就其中某一问题集中阐述,一般以三千字左右为宜。
-
真、善、美之歌者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牧歌情调
新时期
水彩画
中国人物画
创作
速写
中国画
中国美术
国画素描
史诗
-
描述:
运思精深,笔迹周密,《晚风》《清韵》,以墨彩书史诗;恢宏沉雄,激越奔放,《漠上》《雏鹰》,如丹青绘牧歌。正如王镛先生所评论,刘大为的人物画创作包括史诗风格的历史画与牧歌情调的风俗画。这些成功的作品背后,也显示出画家深厚的素描功底,饱含着画家无数张速写所挥洒的辛勤汗水。昔张彦远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对于一个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来说,不但要能"写形",更要舍弃光影、明暗等表面现象,用中国画特有的线条抓住所要描绘对象的"骨气",这样的素描或被称之为"国画素描"。同时,速写也是解决造型问题最快捷、最可靠的手段之一。针对中国画人物造型和当前速写不被学画者重视的问题,刘大为先生在《小议国画素描》和《关于速写》中阐述了自己的经验;配合其精彩的素描、速写作品展示,相信对学画者有所助益。刘大为先生不单擅长人物画,于水彩画领域也颇有建树。本期选登了水天中的评论文章《笔简而韵长的水彩画》,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这位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