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曦】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少年争作弄潮游——访青年画家胡伟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院
艺术
校友
青年画家
少年
工笔人物
毕业
泉城
青年教师
思考
-
描述:
胡伟和我虽然相差十几岁,但我们却是老朋友了。我们同喝泉城的水长大,又先后毕业于济南一中,还是中央美院的校友,但是过去,他对艺术的思考一向深埋在心底,很难在他身上看出弄潮儿孟浪的气质。我知道他是一位作业画得很认真的好学生,能作意笔的花鸟,也能踏下心作工笔人物的渲染。他默默地耕耘砚海,我静观着他的成长。 美院毕业之后,他留校成为一位青年教师。他生活在思想敏锐的
-
蒋兆和《流民图》浮雕落成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周年
现代美术史
中国人物画
四川
泸县
大师
浮雕
流民
典礼
-
描述:
1989年4月15日,现代中国人物画大师蒋兆和逝世三周年之际,其家乡四川泸县隆重举行了《流民图》浮雕落成典礼 蒋兆和的《流民图》完成于1943年,是一部宏大
-
《路璋画集》序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暮冬
千佛
少年心事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油画
中央美院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序这是一篇约30年前答应的旧文债,思此真有白驹过隙之叹。甲午暮冬,终于收到了《路璋画集》的彩色打样,遂列为年节前要事。一、"大师梦""少年心事当拿云",那是个梦想高飞的年华。1958年,一批莘莘学子踏进了千佛山下新成立的山东艺专的大门。路璋和我都来自泉城,起初在一个班,三年级分专业时,油、国分道扬镳,各归西东。他吓唬我说:"小刘,听说把你分到了油
-
中国美术馆发起编纂《中国美术年鉴》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年鉴
造型艺术
朋友
当代美术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
美术馆
四十年
-
描述:
关于出版一本当代美术年鉴的设想,得到了美术界很多前辈和朋友的支持,中国美术馆已列入研究部工作计划,编辑班子也已紧张投入工作了。 现在,初步定名为《中国美术年鉴·1990》。因为是建国以来第一本美术年鉴,内容将涵括1949—1989四十年间的美术史料。从横的角度考虑,将包括各种造型艺术,如各个画种、雕塑、建筑艺术、书法、篆
-
画布上的山水——洪凌油画漫评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传统山水画
油画风景
西方风景画
中国画
艺术语言
南方文化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水墨山水
-
描述:
看惯了通常格局的油画风景之后,也时或想到,风景画会不会在视野上、观念上、语言上发生一些变化。我不是指西方风景画自15世纪以来,从它的古典风到印象派画风及其以后的变化,而是想自中国人学会了用西方人的观照方式、西方的油画技巧描绘风景迄今,擅长画油画风景的画家们,作过一些怎样的实验,是不是也像中国近百年的山水画那样,整体地结束了“四王”统治山水画坛的历史,并且在黄宾虹等几代人结成的梯队上,形成了阶段性的美学特色。也许,近百年来的中国,尤其是在油画的传播
-
“东道西器”与中国油画(摘要)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道西器
西学为体
油画风景画
民族文化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写实主义
中国画
东方人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国油画
-
描述:
一、题解 “东道西器”是韩国近代应对西风东渐的文化策略,类似于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日本提出的“和魂洋才”。 《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指精神;器,指物质。是否可以理解为:如何处理东方美学思想与西方物质媒材的关系,东方人在现代美术的演进过程中如何强化自主意识和自立意识。我想这是有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宏观理论问题,也是中国油画家在接受了西方油画之后如何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问题。
-
感动·遗憾·期冀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回信》
孙震生
教学方法
-
描述:
从我个人欣赏的角度,有不少好作品将留在记忆之中。《回信》(孙震生)虽然在构思上使人想到苏联油画《前方来信》,但那些地震灾民倾听孩子读信的情境仍然感动了我,它语言、形象挚朴,不尚一丝浮华,因为作者只是围绕其情思而自然叙说,丝毫没有炫耀特技之思。庄子曰: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
重在召魂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关怀精神
民族精神
绘画技巧
中国
后现代主义
艺术语言
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当我们把洋画、油画明确地称为“中国油画”时,含有了已经中国化,民族化的判断。这种中国化、民族化自然包含着中国美学(包括中国书画)意识对这外来画种的融化,但不可忽视在精神的层面上,中国的社会生活、社会
-
发展理论 繁荣创作——美术创作方法、风格、技法问题讨论
-
作者:
孙滋溪
陈泊萍
刘曦林
李天祥
王乃壮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流派
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
讨论会
艺术家
美术创作
美术发展
座谈会
研究课题
油画
-
描述:
两年来,我刊举办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美术发展规律的理论讨论会,对于美术创作的健康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继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我刊于今年7月10日,又召开了“美术创作方法、风格、技法问题座谈会”。这里将部分与会者根据自己的发言整理成的短文发表于下,以期逐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讨论。 社会主义美术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结构复杂、系统整体的理论问题,它包括方向道路、社会功能、创作方法、风格流派、制作技法等若干层次和若干序列的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密切结合美术实践的具体发展态势,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以期发展理论和繁荣创作。本刊从本期开始,将以一定版面来讨论这方面问题,欢迎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惠赐稿件。来稿希短小精悍,就其中某一问题集中阐述,一般以三千字左右为宜。
-
山河灵光复妙丽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馆藏品
漆画
山水
光复
二十世纪
中国美术
-
描述:
蓝丽娜,畲族,1992年皈依佛教。1990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擅长漆画、油画、中国画等。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地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中国第一位举办个人漆画展的女画家。参加在日本、苏联、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荣获金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及国内外政要和收藏家收藏,并被编入《中南海珍藏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等。蓝丽娜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超凡,她主张“师从造化,胜似造化”,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光与色的神奇变幻,更蕴涵着佛学、哲学、美学以及画家对人生的感悟,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于画坛独树一帜。 大约在十多年前,畲族女画家蓝丽娜的漆画《三角梅开了》以其清雅的格调、富有节律的形式受到专家们的好评,并很快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笔者当年是该画册主编之一,对此画始终未曾忘怀。相隔数年,蓝丽娜又以一件更加新颖的多面体漆画入选《中国美术60年》,应该说,只有具备相当艺术水准的作品方能载入这两本大型史册。 我一直以为,她仍然沉浸于镶嵌、研绘、磨制她故乡盛行的漆画。没想到,近年她又朝中国画、油画山水转化了去,巧妙地将漆画撒粉、研磨的工艺特技糅入宣纸和画布,仿佛是漆画、中国画、油画化合的边缘艺术于画坛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