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养心斋速成描摹画谱 第3辑 4 工笔侍女
作者: 姜冬莲 顾青蛟编绘   来源: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山水画   学科:   技法(美术))   白描   树木(学科:  
描述: 本书面向学习工笔画的老年朋友及工笔画爱好者,选取了容易上手的鱼虫、瑞兽等为描摹对象,简单方便,见效快。
陈滞冬工笔花鸟作品选
作者: 陈滞冬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   花鸟画   地点:   年代:   工笔画(学科:   中国   现代)  
描述: 陈滞工笔花鸟作品选
“江南风度”——油画八人展
作者: 刘伟冬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系列   布面   形式与内容   具象与抽象   印象   色彩表现   作品   油画   江南文化  
描述: 我曾经给江南下过这样的定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区域概念,同时它也具有一种审美的属性,一种人文的性格,而它的这种属性和性格既是天然的,也是人造的。因此,“江南”这个概念与其说是地理的,倒不如说是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画家们“地理”地表现江南是一种选择,“文化”地表现江南也是一种选
论具象油画作品的情感因素
作者: 崔雪冬   来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境   语言   形象   具象油画   情感因素  
描述: 再现和表现代表了具象油画家观察和描绘物象时的不同方法和运用语言时的不同趣味,目的是创造不同的画面情境来反映情感和精神力量。形象、语言、情境只是具象油画创作的形式因素。
“随类赋彩”与“离形得势”在现代油画作品中的运用
作者: 崔雪冬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形得势   现代油画   随类赋彩  
描述: "随类赋彩"与"离形得似"分别出自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把"随类赋彩"与"离形得似"这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引申到现代油画的论述中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何运用到现代油画中更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从造型语言层面来论述对现代油画的创作和鉴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随类赋彩"与"离形得似"的内涵出发,引申到用这一理论如何解释现代油画艺术以及运用其中等等。
再现与表现——浅论写实油画的发展特征和艺术原理
作者: 崔雪冬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世纪   艺术原理   表现情感   表现手法   艺术家   绘画   再现与表现   作品   发展特征   油画  
描述: 一写实油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艺术家以油画的形式通过对外部物象的观察和描摹,亲历自身的感受和理解而再现外界的物象,为观者提供感官的审美愉悦的艺术形式。
五彩甘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 刘传珍   于庆水   马冬梅   来源: 科学种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化   甘薯品种   防治   通气   多菌灵   品种选择   地块   条件选择   土壤  
描述: 1.土壤条件选择地势高亢、排灌方便的地块和土层深厚、肥沃适度、土质疏松通气较好的土壤为宜。2.品种选择选北京553、山川紫、鲁薯8、
秦风汉韵总关情——析秦汉雕塑的情感因素与审美走向
作者: 李冬梅   来源: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审美     雕塑  
描述: 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形式门类之一,雕塑在其生发过程中与传统美学原理相结合,并在其作用下发展和提升.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成熟期,通过对这两个历史时期雕塑面貌的描述与分析,从其各自独具的社会与审美性征及二者共有的美学意趣,阐释了此期艺术创作与情感因素审美走向之间相伴相生的密切关联.
铁扬:靠生活点燃自己
作者: 铁扬   林茜   贠冬鸣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者   生活   舞台美术   点燃   中国画家   舞台设计   玉米地   教育背景   造型艺术   油画  
描述: 做专业画家吧无论理论家、记者还是作家,跟当事人谈话,起码心灵得发生碰撞,得有感觉。是的,这是谈话的基础。您已是大家所熟悉的画家,但大家还是愿意对您做更多地了解,包括您的教育背景,您的技术,以技术表达感情的特点,
祁海峰:艺术·定力
作者: 贠冬鸣   林茜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   海峰   艺术发展   美院   北师大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浙江   美术家   河北省  
描述: “文革”期间,年轻的美术家纷纷挥动画笔响应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且自诩为“红画兵”,祁海峰的母亲就是其中一员。母亲出于捍卫“文革”胜利成果的行动,却在不经意中将儿子掠进艺术之门。七八岁时我就随母亲学画画,那时“文革”闹得正厉害。当时所有单位及主要广场的影壁墙都画毛主席像或者写标语,我母亲在大竹竿上绑上画笔画,我就在一旁看。真正开始喜欢绘画是在上小学以后,当时在我们县图书馆翻阅上海出版的一本“美术丛刊”,看到介绍的西方绘画作品,噢,画居然能画得这么精美!这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也真正促使我开始对油画发生兴趣。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