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兹】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 条
-
一个南非人的微观世界——戴维·布朗的世界
-
作者:
保罗·埃德蒙兹
刘立彬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非社会
戴维·布朗
图像
雕塑
艺术特色
-
描述:
一个南非人的微观世界——戴维·布朗的世界
-
巴黎美术大学今昔
-
作者:
莫里斯·科达兹
冒怀开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修道院
艺术哲学
美术学校
教学大楼
美术学院
陈列馆
阿喀琉斯的愤怒
专科学校
雕塑
-
描述:
巴黎美术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美术学校,建校三百多年,为法国培养了许多出色的美术家。《艺术哲学》的作者、大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伊波利特·泰纳盛赞这所学校,称它“是建造在广场中央的一个水泉,它把来自远方的流水汇聚起来,再通过各种渠道将泉水源源不断地奉献给所有的人”。
-
我的木刻生涯
-
作者:
尼兹多夫斯基
刘骅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布朗克斯
美术学校
艺术家
动物园
郁金香木
明尼苏达州
人物形象
木刻
精神危机
-
描述:
三十多年以前,当我还在南斯拉夫札格拉布市美术学校的时候,就产生了创作描绘树的木刻组画的设想。当时,我学习绘画,后来又学习雕塑;至于木刻,却从未经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训练。尽管如此,我对这种鲜明而有力的艺术是有偏爱的,并且我自始至终喜欢黑白画。偏爱促使我在1944年决定从事这项工作。
-
幸福的地方:周廷旭创造的园景
-
作者:
卡兹米埃兹·Z·波兹南斯基
汪凯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实践的指导原则
艺术收藏
波兹南
中国艺术
艺术家
园景
华盛顿大学
艺术传统
大自然
-
描述:
,未留下任何子女,也几乎未留下任何照片、文字等个人资料。一位天才画家就这样消失在这了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卡兹·波兹南斯基博士是华盛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更是一位对当代绘画进行过长期研究的艺术收藏家
-
杂谈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问题
-
作者:
潘絜兹
来源:
文汇报
年份:
196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法
油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杂谈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问题
-
六点希望: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
作者:
潘__兹
来源:
中国画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绘画
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展学术研讨会
艺术评论
-
描述:
六点希望: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
继承人
-
作者:
阿摩司·奥兹
郑丽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葡萄架
长时间
客人
陌生人
沃尔夫
飞机模型
母亲
合唱指挥
房子
长臂猿
-
描述:
这个陌生人并不陌生。他身形中的某些东西让亚兰·扎尼克厌恶,但同时也在看到第一眼时就激起了他的兴趣,如果这确实是第一眼的话。亚兰·扎尼克好像依稀记得那张脸,还有那长长的、几乎垂到膝盖的胳膊。他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像前世见过。这个人正好把车停在前门。那是一辆积满灰尘的浅褐色的汽车。车的后窗和侧窗上贴满了五彩缤纷的滞销货的疯狂传单、各种声明、警告和带着感叹号的标语。他锁上车,又不厌其烦地把车门挨个检查了一遍,猛力地摇摇门确认都锁好了。然后他轻轻地抚摸了一下车头,接着又抚摸一下,好像它不是一辆汽车,而是拴在栅栏上的一匹老马,主人亲切地拍一下,暗示它不会等很长时间。然后他推开大门,大踏步地向被葡萄架遮
-
悟化的陶——郭旭达的抽象艺术
-
作者:
逑蒂·史瓦兹
若内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美术系
可能性
陶瓷雕塑
东方
意谓
抽象艺术
直觉
绘画
作品
-
描述:
郭旭达的陶瓷雕塑是纯粹的,所谓纯粹,我并不意谓纯洁或天真的,而是直觉和诚实的。郭氏的作品直接触及本质,没有一丝造作。它们所呈现的是人体中有机造形的可能性和他在作品表面上天衣无缝的处理。或许是郭氏早期绘画的背景(师大美术系西画组毕业)以及他东方的传承,让他得以了解和领悟艺术
-
以花见性 以鸟生情 贾克德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潘洁兹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生态环境
工笔画
开拓创新
见性
自然美
工笔花鸟画
写生能力
传统模式
中国美术
-
描述:
以花见性 以鸟生情 贾克德的工笔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