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于浩然】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洛塔岩溶地质概要
-
作者:
于浩然
吴应科
来源:
中国岩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控制作用
岩溶化
碳酸盐岩
补给源
岩溶形态
地下河
岩溶地质
岩溶水
三迭
岩溶地区
-
描述:
洛塔位于湘、鄂、川、黔诸省交界的湘西岩溶山区,为一完整的岩溶向斜汇水盆地。 盆地分布二迭系—下三迭统碳酸盐岩,厚881.4—1159.5米,可划分三个岩溶化层组和六个岩溶化层位,断裂 构造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为主,对洞穴发育具明显的控制作用。据研究,除水的溶蚀是塑造各种岩溶形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水流侵蚀作用对雕塑某些岩溶形态如峡谷、溶缸及剑石等有时则占居主导地位。 洛塔洞穴具多层性,从上到下可划分四个洞穴 层,具层楼式洞穴特征。全区共有地下河51条,总 长82公里,分属屋檐洞、天锅潭、南部三个地下河 系。地下河管道横断面呈裂隙状、拱状及扁平状。 河道具多级跌水特点,水力坡降较陡,一般大于 30‰;降水与地下迳流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滞后时 间短。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区内岩溶水既存在 有集中的管道流,也存在分散的裂隙流,在久旱无 雨时,后者是前者的惟一补给源,也是具有抗旱意 义的重要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