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貌清明故宫珍藏两宋瓷器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收藏(拍卖)
【关键词】 陶器 元青花 釉彩 青花瓷器 起源问题 景德镇 透明釉 唐三彩 釉下彩 装饰
【摘要】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烂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还有哥窑满布断纹,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黑瓷似乎除黑而外无可为力,但宋人烧出了油滴、兔毛、鹧鸪斑、玳瑁那样的结晶釉和乳浊釉。磁州窑的白釉釉下黑花器则又是另一种境界。釉下黑花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青釉釉下彩的传统,直接为元代白瓷釉下青花器的出现提供了榜样。定瓷的图案工整严谨的印花,耀瓷的犀利潇洒的刻花都是只知有邢窑白瓷与越窑“千峰翠色”、“秘色”、“如冰似玉”的唐和五代人所不及见、不及知和不可想象的新的仪态和风范。 即日起至3月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专题文物大展“玉貌清明——故宫珍藏两宋瓷器精品展”呈现了187件故宫珍藏辽、金、两宋时期的皇室用瓷和民窑精品。借着此次展览的故宫藏品本刊将为读者细说定窑、耀州窑、钧窑、哥窑、官窑及相关窑系瓷器的特点与考古发现,让读者能纵览中国陶瓷史上瓷艺的高峰,细味宋代文化中那份沉静端雅。 宋代南北方的瓷器发展 吕成龙 南长江、北黄河不但是中国的地理格局,也决定了文化艺术的南北分野。
【年份】2012
【期号】第3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釉上青花技术与青花的定义——兼论青花的起源 作者:欧阳世彬 年份: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