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商业的共享:是人类寻求幸福感的一种方式吗?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向倩叶 邓飞 

【刊名】头等舱

【关键词】 女红 艺术精神 民间艺术

【摘要】艺术与商业,剪不断的情丝 在开始,请容我讲一个关于元青花重返人间的故事。是的,就是那代表了极高艺术成就和商业价值的元青花。 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一对产自1351年的青花瓶,从此尘封的记忆被再次打开,当代人开始了对元青花的系统研究。专家们顺藤摸瓜之后发现,在全世界分布的很多元青花残片证明,它们当初都是在中国的景德镇制造出来,再通过海上商路或丝绸之路外销到其他大陆。在现存的元青花之中,被认为是最精美的传世品的,当下集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再仔细研究下去,专家们发现,这部分高端青花瓷绘制时采用的钴蓝料“苏麻离青”,以及这种颜料的烧造技巧,是由波斯商人带到中国来的,而现代科技已经确定,这种特殊的颜料产自今天的伊拉克。原来,高端的元青花,就是在西亚的订单下催生出来的。 看完了这段历史,或许我们的命题,已经在不言而喻之中说了个明白:艺术与商业,剪不断,离不开,在人类历史上相互依存。所以,若要坦诚地讨论艺术和商业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实事求是,抛开一切预谋的姿态,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商人,请回归到一个身份,那就是人。因为只要是真实的人,就会明白一个直白的道理,艺术和商业的联系,在人类文明的过去和将来,都不太可能一刀两断,割袍断义。

【年份】2012

【期号】第5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