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两个桃子
【类型】期刊
【作者】吴建平
【刊名】杂文选刊·下旬刊
【关键词】 刎颈 桃子 正史 晏子春秋 结局 红十字会 工作人员 故宫博物院 故事 勇士
【摘要】《晏子春秋》中记载了“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景公时期,齐国三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以勇力闻名,因无礼于晏子,晏子便撺掇景公派人赏赐他们两个桃子,对他们说道:“你们三个人就按功劳大小去分吃这两个桃子吧!”三勇士最终不忍其辱,刎颈自尽。晏子的狭隘、残忍、歹毒,多不见正史。因为民间和正史上多宣讲晏子出使楚国的两则故事,晏子是以智者的伟大形象示人的。为尊者讳,为智者讳,唯独少了对此类智者的提防。 大概因为少了几分提防意识,这则故事的杀伤力也就波及后人。 上世纪二十年代,章士钊在《评新文化运动》中说,如果用白话文解读“二桃杀三士”,就“必曰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是亦不可以已乎”。他的意思是白话很累赘。这话令鲁迅先生很不爽:“那两个桃子也未免太作怪:不但使三个读书人因此送命,到现在还使一个读书人因此出丑。” 这确乎是五千年历史上最邪乎的两个桃子:杀死三个勇士,出丑一位大儒。但仔细揣想,也有几分苦涩的味道——那就是两个桃子之所以能兴风作浪,令人无法躲闪,只因其生长在人人知耻的年代,如果放在今天,还会有当年的邪乎劲吗? 假如把这两个桃子送给故宫博物院里的专家,大概会立刻有人愤愤不平:“这不是欺我堂堂博物院无人吗?”若知是哪家孤陋寡闻的小子送来,必有华发童颜者作义正词严状呵斥一番:“慢说你两个桃子不入法眼,即便如元代青花大盘又何尝放我心上?”倘若还有小子识趣,借机联络情感,或许能混到建福宫一个会员资格,则必会投桃报“旗”,获得故宫锦旗一面:传历史神韵,“捍”社会和谐。
【年份】2011
【期号】第11期
【页码】47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一中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