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民间信仰与文化的非絮语
【类型】期刊
【刊名】西北民族研究
【关键词】 东岳庙 中国文化 风俗画 佛山祖庙 庙会 朝山进香 民间信仰 文化遗产
【摘要】“庙会:五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这是今年《中国文化报.文化遗产周刊》的一期大标题。该报用一个版带读者到几家庙会上去热闹了一番。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当时的景致:“北京东岳庙:祈福求吉好去处”;“武当山庙会:朝山进香开道场”;“佛山祖庙庙会:……”。显然受篇幅所限,连刊头语里举到的几处著名庙会,如赫赫有名的北京市妙峰山庙会和山西晋祠庙会、上海龙华庙会、陕西铜川药王山庙会等等也未能去逛逛。但是,主编的“意思”是到了,因为“去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庙会名列其中”。这只是举一反三。事实上各囯、各族整体文化里初自信仰、宗教,后形成民间群体民俗性的“庙会”类型,多得去了!蒙古族“那达慕”/敖包祭仪;藏传佛教民族某些节日聚会;傣等族“泼水节”、回维及其它民族节日仪式最初差不多都和信仰、宗教、神话有着直接关系。毋庸置疑,庙会所以谓之“庙会”者,乃由:寺庙为其依托,信仰为其动因。中外皆然。庙会于中国历史久远。文化史表明“我国约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庙会活动”(据1986年辽西牛河梁女神庙地下遗址考古发现证明)。东晋、南北朝时,战乱频仍,佛教得以广泛流传,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极大;北魏时,修庙之风大兴,...
【年份】2009
【期号】第2期
【页码】229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卷头语:庙会·民间信仰与文化的非絮语 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