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孰非:是《孔子像》还是《庄子像》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李烈初 

【刊名】收藏界

【关键词】 历代帝王 集大成者 山东曲阜 至圣先师 马远 孔子 庄子 故宫博物院 汉代画像石 余绍宋

【摘要】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时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文化的集大成者。历代帝王都尊重他的学说,称之为“至圣先师”。 传世的孔子画像有好多种。在我的藏品中,有一幅汉代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拓本(图1),原石系清代乾隆年间发现于山东嘉祥武宅山,阳刻浅浮雕,铲白留黑。有名牌标明“□(老)子”、“孔子也”、“孔子车”。孔子着大袍,戴皮弁,躬身拱手,对老子十分恭敬。原像驳蚀,不是很清楚,但却是存世最早的孔子像。 古代各县治,均有孔庙,多立孔子画像碑。经过历代筛选,以传为唐吴道子(约685-758年)画的孔子像(图2)最为流行。孔子裹髻,首微仰,面容端庄,长须髯,大袍,双手相执,似有所讲述。各地翻刻的孔子画像碑,多为阴刻,拓本流传很广。1934年,我七岁上小学时,由祖父陪同。我的祖父是清朝秀才,民国法官。老师办公室里也张贴着孔子像,他要我跪拜孔子像,老师笑着拦住,说:“不用跪拜,鞠三个躬好了。”跪拜也好,鞠躬也好,对孔子像行礼后,我也就是孔门弟子了—尽管我读的已不是《论语》,也不是《三字经》,而是“小小猫,小小猫,跳!跳!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圣君贤臣像册》,绢本,墨绘,二十三开,每开对画二人,共画尧、舜等四十六人。

【年份】2012

【期号】第7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