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海经》的叙事模式和情节结构模式对神魔小说的影响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陈富元 

【刊名】群文天地·百家讲坛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古典风格 欧洲 意大利 北方 原因 表现自我 美术

【摘要】陈富元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神魔小说,其渊源问题的探讨、研究成果颇丰,涉及面很广。但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谈,当然也有一些是从神话与神魔小说的关系角度人手研究的,而真正对《山海经》这部典籍的神魔小说因素的探究则为数甚少。笔者认为《山海经》蕴含着丰富的神魔小说因素,它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分析探讨《山海经》的叙述模式、情节结构模式两方面人手揭示其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影响。 一、《山海经》平面铺排的网状叙述模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山海经》的内容必然会有一个增减和改变的过程,但从其叙述模式和整体风格而言,全书几乎是统一的,较为明显地呈现为一个恢宏阔大、五彩缤纷、奇异诡怪的叙述整体。这表明《山海经》在产生之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零言碎语的记述,而是有一定规模的神话话语系统,毋庸置疑,它是成系统的。我们从现存的文本中不难发现“《山海经》的叙述结构呈现为平面铺排的网络状,这种叙述结构,与华夏早期经济方式孕育出的汉民族思维模式同构。”①《山海经》文本内部在叙述结构方面,呈现为一种平面铺排式网状结构,并且这种结构较为整齐、清晰地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 第一个层级就是《山海经》的一级结构,即《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其中《山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山川地理、矿产,以及奇禽异兽、怪蛇怪鱼、奇异的花草树木等;而《海经》部分主要记叙海内外禀性及外形都十分奇异的国家和民族以及神奇事物和风物。所以,《山经》与《海经》在《山海经》构成了十分清晰的二元对应系统。 第二个层级则是《山海经》的二级结构,即《山经》、《海经》内部各自存在的下一个层次结构,结构安排的规律是: 山经: 南山——西山——北山——东山——中山——中次五——中次九 南次二——西次二——北次二一一东次二——中次二——中次六——中次十 南次三——西次三——北次三——东次三——中次三——中次七——中次十一 西次四——东次四——中次四一一中次八——中次十二 海经: 海外南——海外西——海外北一一海外东 海内南——海内西——海内北——海内东 大荒东——大荒南——大荒西——大荒北 《山海经》的二级结构《海经》部分中,海内经以南西北东为方位历数顺序,我们从表面看来,这种现象似乎违反了我们历数方位从东开始的习惯,但这种排列方式也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在商代以前,古人的方位概念是二维的,即南与东、西与北可混用。”②从大荒经采取东南西北的顺序看出,它的创作时间较晚一些。《海经》内部的“海内”和“海外”两部分同样构成二元对应系统。 第三个层级就是《山海经》各经内部存在的叙述线索,这一层级的结构模式虽然较为复杂,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寻。 从《山海经》的叙述线索上看,《山经》部分的大多采取同向延伸的模式,如首篇《南山经》的结构是: 南山经之首——又东三百里——又东三百八十里——又东三百七十里——又东三百里——又东四百里——又东三百里——又东三百里——又东三百五十里——总括与祭祀仪式作结束。 南次二经之首——东南四百五十里——又东三百四十里——又东……总括与祭祀仪式作结束。 《南山经》内部只有一处以“东南”开头外,其他都以“又东……里”为线索叙述的。《西山经》则多以“西”或“又西”延伸,只有少量以“西南”、“西北”、“北”开头。其他各经的线索规律大致都是大同小异。 《海经》中,《海外南经》的叙述则采用的是中心辐射状方式,即先以灭蒙鸟为中心,依次向西南、东南、东、东南、东、南、南方向辐射。其余除临时改换中心为厌火国外,均以赤水为中心,向东方向辐射。其他海外各经仍采取大致有规律的同向延伸方式叙述,如《海外西经》以结匈国为起点,只有一处折向东外,其他17处都向北方向延伸。《海外北经》则以长股国为叙事起点,向东方向延伸。《海外东经》向北延伸。 《海内南经》部分大多向西、西北方向延伸。《海内西经》以下则延伸方向比较混乱,且很多叙述段落不以方向为线索。今人袁珂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时,认为《山海经》原本应该有图,《山海经》是以图为叙述依据的。 我们从《山海经》的叙述方位考察,就会发现《海外南经》的内部叙述取西南角到东南角,《海外西经》叙述方位是以西南角至西北角,《海外北经》叙述方位是以东北至西北角,《海外东经》叙述方位是以东南至东北角,并相应以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海神禺强、东方木神勾芒结尾。 《海内南经》叙述方位是以海内地区东南角以西,《海内西经》叙述方位是以海内地区西南角以北,《海内北经》叙述方位是以海内西北角以东。袁珂认为,此经方位与《海外北经》似相反实相同。《海内东经》与《海外东经》方位相反,即东北角以南地区。《大荒东经》以下依次为东海海外、南海之外、西北海之外、东北海之外,最后是《海内经》,它的叙述方位是以东海之内的地区。 就整体而言,《山海经》的叙述所囊括的空间包括当时的华夏本土及周边地区,涉及到少数民族如匈奴,异邦如朝鲜、倭国等,行文呈大范围平面铺排式结构。这是一本时空错综、叙述庞杂的书,因为它在空间叙述中编织进古华夏从女娲、帝俊、黄帝直到鲧禹治水的神话历史片断,空间铺展中夹有大时间跨度的跳跃回环。所以,“《山海经》清晰的平面铺排模式,是描述这种阔大空间和空间关系的话语凝聚,它体现了理性精神的萌芽,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华夏文明照进文学的霞光。”③ 二、《山海经》的情节结构模式 《山海经》‘……芜杂、疏漏的原始性,使旧神话具有可以补充,改造、生发、变异的巨大可能性,因而也就成为形成新神话的种子和幼芽。在这种神话与神话的多方域聚合和历史的代代层积中,中国神话形成了迥异于西方史诗神话的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基本特征。”杨义的这段话说明:《山海经》中的神话由于“芜杂”、“疏漏”等原因,很有可能被后人补充、生发、改造、变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发生过神话被哲学化、历史化和文学化等情况,尤其是儒家学派在神话的哲学化和历史化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认为人类的祖先在创造神话的时代,他们叙述事件的方式应该是一致的,正常地应该是由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组成的,但《山海经》的确是一个特例,其中有人物、有情节的内容确实并不多,而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就是被“改造”、“变异”的结果,尤其是“改造”的叻效更大,致使《山海经》中的神话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应该说,我们的远古祖先最初创造的神话并不会是这么糟的。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山海经》是一部巫书,从现存《山海经》的冲话考察,有神话人物的记录中确实带有某种胜利者自我记录意味,就像是一部胜利者的自传书。比如,关于黄帝部落群的记载远远多于关于其他部落的记载,这也许正好说明这一部分正是黄帝部落的记录或是其中一些根本就是黄帝自己的记录,黄帝得与天帝联系在一起,他就成了天帝的代表,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功绩得以成为了正统。请看下面的记载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日堂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堂山之玉荣,而投之锺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鲞山至于锺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西山经》)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日禺虢。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惟海神。”(《大荒东经》) “东海中有流波山,人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日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大荒东经》) “西北海之外,赤水西,有(先)(天)民之国,食谷,使四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檑山,其上有人,号日太子长琴。颛项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年份】2010

【期号】第10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