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朽的《清明上河图》

日期:1984.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水天中 

【刊名】名作欣赏

【关键词】 汴梁 画卷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 古代绘画 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 作品 绘画空间 北宋

【摘要】每到秋高气爽的季节,首都故宫博物院就要把我国古代绘画珍品陈列出来。人们置身晋、唐、宋、元名作之林,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但其中最吸引人的作品,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图卷完美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和它所表现的生活景象的丰富多采,往往使观赏者叹为观止。《清明上河图》描写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汴河两岸“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原画绢本工笔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这样的长卷,看画的人不可能一览无余。古人看长卷,通常从右端开始,边展边看,这样,就使静止的绘画空间增加了一种流动和变幻的时间因素。《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以巧妙的章法将繁冗复杂的景象组织得和谐统一,远、中、近景穿插掩映,错落有致。使作品耐人寻味,引人暇思。如果说欣赏一般山水画象读一首精练的短诗,那么《清明上河图》就象是一篇波澜起伏,文笔曲折尽致的散文。画家带我们进入清明时节熙熙攘攘的汴梁街市,它的每一个段落都有足以使你掩卷叫绝的情节和人物。画卷右边开端处,是宁静的田野和村落,赶集的乡人和驮运的骡马在田间小路上渐次向城里集中。那些开始萌发枝茅的树木既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又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穿过一丛苍劲的老树,来到城郊的街道,...

【年份】1984

【期号】第5期

【页码】126-128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