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州 财富背后的精神家园

日期:2014.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瞿炼 

【刊名】华夏地理

【关键词】 秦俑 美学 造型方式

【摘要】提起德克萨斯,国人有一种近乎程式化的印象:清越、醇厚的乡村音乐,广袤苍凉的沙漠戈壁,身姿矫健的牛仔们勒马扬鞭、绝尘而去,粗犷豪放。牛仔文化确实是德克萨斯颇具标志性的历史遗产,也是德州人的骄傲。但是,作为美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德克萨斯为提升本州的文化品位一直不遗余力。 达拉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上世纪60年代以后才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兴都市,达拉斯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煞费苦心。于是,20世纪美国最为著名的几位建筑大师,如赖特、约翰逊、迈耶、福斯特,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其中,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更是大显身手,为达拉斯设计了市政厅、喷泉大楼和交响乐中心三个地标建筑,将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初来达拉斯的人大多会去市中心西侧的一幢红色大楼前凭吊一番,那里曾是美国人民的伤心之地。1963年,枪手奥斯瓦尔德就躲在大楼第六层的窗后,向坐在敞篷车内途经附近的肯尼迪总统连开三枪。光天化日之下行刺总统,这让达拉斯背上了“仇恨之城”的恶名。为了改变城市的负面形象,市长约翰逊提出了重塑城市形象的“达拉斯目标”,核心之一就是要建设一座新的市政厅和市民中心。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的贝聿铭承接了设计工作。在陈述设计构思时,他不无感性地说道:“市政厅的设计,展现的是人民的形象,代表的全体达拉斯人。达拉斯的市民,无论富人还是穷人,有权势的还是没有权势的,他们都会为达拉斯这座伟大的城市而感到自豪。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 后来,市政厅选址在市中心南侧一座平缓的山岗上,设计和施工花费了十余年的漫长岁月。1978年,当建筑最后落成之时,达拉斯的市民们感到眼前一亮。建筑的外形非常奇特,像一座倒立的金字塔,虽然头大脚小,却没有不稳定的轻浮之感。混凝土的外墙装修看似粗糙简单,其实刚劲有力。其展现的动感和张力,与当年名噪一时、由欧洲建筑大师柯布西艾设计的印度昌迪加尔法院十分接近。不过,前卫的设计和超出预算近一倍的造价,也引来不少争议。有意思的是,1980年达拉斯市筹建新的交响乐中心之时,几经波折,筹建委员会最终仍将设计任务交到贝聿铭手中。 交响乐中心的设计灵感源自18世纪的德国巴洛克建筑。贝聿铭大胆地采用了几何雕塑的风格,先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元素相互组合,形成平面,再进一步演绎,塑造出变化多端的立面来。这是一座音乐与动感、现代性与纪念性相互融合的前卫建筑。其中,贝聿铭特别强调了多元视点,让人们在移动中,体验建筑内部不同的空间效果。今天,交响乐中心已成为最受达拉斯市民喜爱的公共建筑之一。观众可提前预约,参加中心特别组织的建筑游览:先在椭圆形的前厅内体验大师不凡的空间设计,拾级而上进入二楼,透明的玻璃立面将附近“博物馆区”的美景全数揽入,室外如茵的绿地和室内朴素淡雅的装饰相得益彰。演奏大厅呈长方形,听众席计有五层,可以容纳2100个席位。厅内的建材装修杂以非洲或者美洲樱桃木,在隐匿光源的照明下显得高贵典雅,天蓝色的天花板似夜空中的穹顶。在这样的演奏厅中欣赏交响乐,除听觉享受之外,更有一种与音乐相伴、体验空间无限延伸的视觉享受。 贝聿铭将其封山之作留给了自己的故乡——中国江南古城苏州,苏州博物馆新馆被他亲切地唤作为“我亲爱的小女儿”。新馆外观采用了简洁的几何造型,布置典雅的展厅内洒满了灵动的自然光线,再加上设计精妙的古朴庭院,室内室外情景交融。其实,博物馆设计中的这一“自然”理念并不是贝聿铭先生的独创,而是1960年代由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恩在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中首先采用的,这在当时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因为此前参观者早已习惯在灯光环境下欣赏各种艺术品,而金贝尔博物馆提供了完全不同的参观环境。 在著名的六楼博物馆的第七层,各种资料展示着肯尼迪总统的生平。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沃斯堡市西郊,虽然其藏品的源头可追溯到上世纪初,但博物馆是在1965年才正式筹建的。乍看起来,博物馆的外观十分普通。有人说它像是一座带着拱顶的仓库,也有人说它像停靠在铁轨上的火车车厢。其实,简洁朴素的建筑外观下蕴含着深刻的设计理念。康恩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是梁思成先生的师兄。深受学院派设计理念熏陶的康恩特别追求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古典的趣味。金贝尔博物馆的建筑被设计成带有拱券顶的长方形“屋子”,康恩认为屋子是最基本的建筑元素,而拱券顶则来自他最为仰慕的古罗马建筑。康恩相信,在自然光下展示的艺术品比人工照明的环境中更加真实,所以“光线”成为他构思的主题。康恩本来就是一位“光影”大师,数年前为宾大设计理查医学研究大楼时,就充分考虑了太阳光在建筑形体和立面上产生的效果,广受好评。而金贝尔博物馆的光影设计更为巧妙。康恩在拱券的顶部设计了采光天窗,室外的天光通过天窗下的弧形反射板均匀地散布在拱顶上,由此产生的漫射光再柔和地洒落到展厅的内部。另外,博物馆的建材使用素混凝土以及洞石,朴素大方之外,又让人联想起了古罗马时代。运用古典的设计手法和材料来创造现代的空间是康恩的理想,在金贝尔博物馆的设计中,这个理想得到了完美的实现。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堪称“现代古典主义”风格的典范,是建筑界公认的不朽杰作。今天,沃斯堡市的市民们不仅以此建筑为傲,还对康恩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华灯初上的傍晚,博物馆外的草坪上传来了急促的鼓乐声,许多人聚拢过去,观看沃思堡现代舞蹈团的现场表演。舞蹈带有浓厚的非洲元素,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导演说,他是从康恩的建筑设计中得到的启发,特别挑选在博物馆外的池畔进行表演,就是为了表达对康恩的深切敬意。 而第六层就是1963年枪手射杀总统之地。沃思堡现代美术馆内的展品与观众相映成趣。

【年份】2014

【期号】第1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