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绘画教育观念 激发幼儿个性表达:浅谈幼儿美术教学的多元化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赖少敏 

【刊名】东方青年(教师)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应用 藏语文教学

【摘要】喜欢画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画纸上留下一根根线条,一个个色块,都表达着他们对世界的主观感受,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愿望。教师要突破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观念,把绘画看成一种游戏,一种能表达孩子认知及情感的游戏。教师可创设绘画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的冲动;要通过音乐、影像创设意境,为幼儿的创作带来激情;要运用形象而充满童趣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提高绘画兴致;要通过作品欣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同时,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提升幼儿绘画能力和绘画水平。首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多元化的作画内容和方式;其次,画纸的选择也可多元化。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美术是幼儿稚拙的艺术,也是涂鸦艺术,美就美在“拙”上。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评价作品,要看孩子的作品是否真实的表达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绘画过程中孩子是否是愉悦的,投入的。 【正文】 喜欢画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画纸上留下的一根根线条,一个个色块,都表达着他们对世界的主观感受,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愿望。幼儿尚不会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但当他发现用绘画工具和色彩能画出自己的思想、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作品时,试想孩子会有一种怎样的惊喜?但是,怎样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反映自己的生活?怎样培养和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和绘画水平呢? 一、更新教师绘画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年份】2012

【期号】第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