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住宅“居改非”带来物管新难题
作者: 苏宝炜   李薇薇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区环境   廊桥   楼盘   物管   套建   开发商   住宅项目   公司经营   购房者   适宜居住  
描述: 在北京,购房者张先生看中了西三环某楼盘的一套住房,项目配套建有叠水廊桥、花岛雕塑,小区环境优雅适宜居住。但等到办理完入住,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张先生才发现,开发商为了使房子好卖,擅自将纯住宅项目改成了商住两用公寓,有很多房子被当作公司经营。小区内688户住户中仅剩99家真正住户,其他都被公司占据,“居改非”比例高达76.5%,本是一个住宅楼的公寓快变成了一个准写字楼了。商住混用现象,带来的是住户和公司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住户时常被公司的喧闹声搅得不得安宁,而公司则因缺乏商务氛围和专业态度,更是颜面尽失。居民楼里办公司,乐了商家苦了住户商住楼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且商且住灵活变通的物业功能、居家投资两相宜的营销理念在京城楼市中异军突起,不仅成为部分地产开发商促销楼盘的卖点,而且商住两用楼“价廉物美”,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公司也纷纷入住。有报道称,在同一地段以住宅立项的楼房,比以商业用途立项的楼房在交纳土地出让金上平均减少近30%到40%。而且按照住宅立项,开发商建设完项目后把房子卖给个人,还贷的风险比较小,可以按照住宅进行按揭贷款,银行较少限制。此外,将建筑性质从立项时的住宅改成竣工后的写字楼,或者将单一的住宅改成商务及...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伊斯兰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有机结合——陕西西安清真寺
作者: 甄国祚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传统   伊斯兰建筑   建筑艺术   伊斯兰教寺院   建筑风格   清真寺   化觉巷   雕塑艺术   陕西西安  
描述: 西安清真寺位于市内北院门化觉巷内,占地一万二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六千平方米,是我国占地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故又称清真大寺。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西安府志》记载
朝鲜印象
作者: 王英杰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解   协议   停战   战争   雕塑  
描述: 朝鲜印象
闽南著名古刹南普陀寺
作者: 王生生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王殿   藏经   观世音   背山面海   施琅   大雄宝殿   闽南   普陀山   普陀   普照寺  
描述: 厦门南普陀寺起源于唐代。初名泗州寺,宋代易名普照寺,几经兴废,至清康熙年间靖海侯施琅重建,因供奉观世音普萨,且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改名南普陀。南普陀寺坐落在五老峰下,是闽南著名古刹。寺院背山面海,风景优美。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山势层层托高,左右厢房、钟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大雄宝殿集中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庄严肃穆,所供奉的佛像,雕塑精湛,妙相庄严。大悲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为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仰视藻井,美观别致。藏经阁珍藏大量佛教文物、典籍和名人字画。
法国的现代城雕——领带
作者: 冯雁军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玻璃装饰   玉盘   领带   现代楼宇   法国   战后重建   闪烁发光   法兰克福   尊尊  
描述: 法国的法兰克福是欧洲充满活力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市内80%的建筑被毁,战后重建,成为国际的现代化大城市——欧洲现代建筑之都。玻璃装饰是法兰克福建筑的特色,千姿百态的现代楼宇被玻璃装饰,整座城市都闪烁发光。在这座玻璃构建的现代都市中,一尊尊造型独特、新颖别致的雕塑尤如一颗颗落入玉盘中的珍珠,错落在街头巷尾,使
温馨生活从床开始
作者: 田地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艺复兴   重要位置   空间环境   简洁实用   艺术美感   中国古代   卧室   造型雕塑   床饰   装饰  
描述: 在卧室中,床被人们十分重视地呈现于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床被造得高高大大,造型雕塑精美,挂有绵丝布帐,有架子床之美称。 如今,卧室的空间环境大有发展。架子床虽被淘汰了,但以床为中心来创造卧室的温馨,却是不能缺少的。装饰床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举几例如下:
京西古刹碧云寺
作者: 王英杰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堂   佛教文化   大雄宝殿   文物古迹   北京西山   明清两代   占地面积   孙中山   艺术特色  
描述: 位于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2年(公元1331年》,原称碧云庵。经明、清两代整修扩建,成为现在的规模,碧云寺依山势而建,建筑面积逐层升起为六进院落,全寺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古迹有: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孙中山纪念堂、金刚宝座塔、罗汉堂、水泉院寺。整个建筑庄严壮丽,堪称西山诸寺之冠,寺内精美雕塑体现了明清两代
谁脏了我的白鹿?
作者: 冯雁军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草坪   宾夕法尼亚大学   雕塑作品   河滨公园   孩子们   审美取向   禁止入内   白鹿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  
描述: 某市前不久建成了一座偌大的河滨公园,园内设置一群小白鹿雕塑,可爱迷人,成为城市中亮丽的风景。 小白鹿吸引了孩子们,他们或与小白鹿合影,或骑在水白鹿身上翻上翻下,或在小白鹿之间捉迷藏。然而,不长时间,草坪上被踏出一条条小路,小白鹿也成了脏兮兮的灰绵羊。管理人员认为“草坪上禁止入内”告示牌作用不大,又加围了一道栅栏,依然不能阻挡对孩子们的诱惑。后来,媒体对此事还作了评论与呼吁,指责弄脏白鹿是不文明行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