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安纳伯格庄园
作者: 李晶晶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阳光之乡”后院一景(詹姆斯·伯内特办公室提供) “阳光之乡”花园里盛开的龙舌兰(詹姆斯·伯内特办公室提供) “阳光之乡”中心大厅,雕塑为贾科梅蒂1958 年创作(马克·戴维森拍摄) 高尔夫球场一景(詹姆斯·伯内特办公室提供) 1993 年,安纳伯格夫妇于加州比华利山丽晶酒店留影(查尔斯·布什工作室提供) 安纳伯格夫妇 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晤前,中国人对安纳伯格庄园知之甚少。
老呱:隐居者的藏酒与饮酒
作者: 王恺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老呱的家,隐藏在故宫附近的胡同里。他收藏了大量的陈年白酒,和他收藏的石刻、壁画、雕塑作品相映成趣。而陈酒需要古老的酒具来配合,他同时也收藏了大量的酒具 老呱的习惯是一次拿出十多种酒,每种品饮一点 老呱觉得,自己不算正宗的白酒藏家,中国的陈年白酒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各大酒厂开始回收自己早年出品的白酒,而白酒玩家们也开始四处搜寻老酒。
“复旦投毒案”庭审背后
作者: 王珑锟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1 月27 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 林森浩焦虑的父亲 庭审之后 11月27日庭审当天中午,林森浩的弟弟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百米外的停车场掩面痛哭。寒风中,他的父亲站在一旁,独自抽着烟,眉头紧锁,雕塑一般。沉默许久,林父叹了一口气:“唉,他说完‘我是想整整黄洋,让他难受’之后应该加一句,‘我本意不想杀他’,这句话他也没说,这孩子太不争气了。
设计师彼得·施密特的眼光
作者: 李晶晶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走进设计师彼得·施密特(Peter Schmidt)位于汉堡的别墅,仿佛置身尘世以外的世界。柔和的光线,空灵的结构,中国古代书画、佛像、瓷器、织品、雕塑、日本屏风——宛如在博物馆里一样有序地陈列着,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彼此相映成趣。 彼得·施密特1937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拜罗伊特(Bayreuth)镇,1958年结束了他在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学习,这所艺术学院成立于1777年,历史悠久,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灰色的反思与幸福感
作者: 钟和晏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如果套用“文如其人”这句话,塞西莉·曼茨(Cecilie Manz)如同她设计的家具,散发出一种沉静、低调的气质。她的淡金色头发在背后扎一个简单的辫子,清晰的五官没有任何化妆,举止安静从容中隐含着力量。也许,她的力量在于她的真实。 就像她刚刚为弗里茨·汉森(Fritz Hansen)设计的“minusculeTM”(微不足道)系列,一张小型的休息室桌子和一把椅子。椅子是安静的灰色调,几何形塑料框架支撑起带雕塑感的圆角椅壳,桌子表面也是带圆角的方形,底座是和椅子相同的灰色塑料支架。
Clarks全线登陆:专访Clarks大中华区及韩国地区总经理黄怡佳
作者: 王珑锟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黄怡佳(中)出席Clarks(其乐)2013 秋冬新品发布会 7月17日,Clarks(其乐)2013秋冬新品发布会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举行。明年是英伦第一鞋履品牌进军中国的第十个年头。为此,Clarks童鞋在本次发布会上首次亮相,这标志着其全系列产品全面引入中国市场。 Clarks大中华区及韩国地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黄怡佳(Nancy Huang)告诉本刊,Clarks每年卖出5600多万双鞋,平均每分钟卖出105双,几乎每周在世界的某个地区就有一家全新的Clarks店铺诞生。
卡塞尔文献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12 年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的雕塑作品 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诞生于1955年,是德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展之一。艺术家阿诺德·博德(Arnold Bode)是最初四届的策展人,他的初衷是为了拂去纳粹时期给艺术界带来的阴影,使卡塞尔重新成为艺术家的朝圣之地。第四届之后,展览的主题开始面向当代艺术,策展人也不再是阿诺德,转而由国际评审团制度选出。
博伊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博伊斯 1987年,随着博伊斯的故去,世界艺术史的辉煌时代结束了。博伊斯的传记作家斯塔豪斯概括地称他为当世的艺术家、预言家和导师。有关他最中肯的评价也许出自1986年杜依斯堡市授予博伊斯雕塑大奖——蓝布汝克奖时的致辞:“他把艺术进一步带入本质的境界,并使世界为之瞩目。”人们认为,博伊斯的作品并非说教或感召性的,他对于政治清晰警醒的洞察,多以玩笑的方式表现,就像他用抽取蜂蜜的机器来象征人类的大同理想。
将投资进行到底
作者: 庄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4 月23 日,在香港一家珠宝店内,顾客们正在选购黄金饰品 5 月7 日,一名观众在中国嘉德春拍预展现场欣赏拍品 危机之辩 第一次见李明哲是在2011年一个朋友张罗的“庆功宴”上,外表朴素、身材瘦削的他是那次庆功宴的主角。 那年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式开始交易,在交易所上市的文化艺术品包括书画类、雕塑类、瓷器类、工艺类等国家管理部门允许并批准市场流通的文化艺术品,这些文化艺术品根据价值被分解成相应的份额,直接像股票一样到网上交易,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一度轰动了全国投资市场。
托尼.克拉格:每件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体系
作者: 曾焱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访问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那天下午,中央美院美术馆的三层大厅还在布展中。一批作品刚从海外运到,克拉格带来的德国团队正在拆包安放。克拉格自己领着几个人在埋头“组装”那件获过特纳奖的著名作品——《大教堂》(Minster),地上一堆零件,《大教堂》“地基”刚起。他穿一套松垮的便服,撸起袖子,戴着工作手套,看起来就像一个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的老工程师。 托尼·克拉格,英国当代艺术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所读到的关于他的最高评价是这样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不过英国人克拉格现在德国生活,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院长。这座学院对于西方当代艺术史来说有几分前卫堡垒的味道,当年保罗·克雷、博伊斯、库奈里斯等人都曾在这里执教。 3月2日开始的《托尼·克拉格:绘画与雕塑展》是他在中国以及亚洲的首次个展,也是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述英伦”活动的首展。克拉格带来了49件雕塑以及127件纸本,规模很大了,不过据说他事先并没有对展场做设计方案,而是每天亲自到现场反复调整作品的位置。他自己玩笑说,布展过程就像是“雕塑在跳芭蕾”,他每天移动的距离也有二三十公里,“应该穿上轮滑鞋来跑”。
< 1 2 3 ... 18 19 20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