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孝陵石雕:记忆南京历史
作者: 《东方文化周刊》东方全媒体记者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皇陵   京营   明祖陵   木塑   石马   三陵   路世   张朗   明孝陵   历史书  
描述: 雕塑犹如历史书上的插图,记载着不同时代的画面,看不同年代的雕塑如读不同年代的书。明孝陵石像路的石刻,能让隐藏在背后的丰富人文历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明孝陵石像路,神道两边的石刻造型是否有些简约?比如那矮小简朴的石马、健壮挺拔的麒麟雕塑,还不如明朝大臣墓前的石雕精美华丽。
在国内,这些翻版的外国小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光谷   项目开发建设   移步换景   建筑风格   小编   罗店镇   镇将   小资   上海松江   安亭  
描述: 在国内,也有一些酷似国外小镇的地方,你知道吗?小编这就带你来看一看。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在上海松江区核心区域有一座方圆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60%的小镇,这里是全上海最小资的地方——泰晤士小镇。小镇
联合国总部打结手枪与纽约胜利之吻
作者: 《东方文化周刊》东方全媒体记者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永   名时   联合国总部   品式   青铜雕塑  
描述: 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有一个近乎黑色的青铜雕塑,那是一把手枪,但是枪管被卷成“8”字形,打上一个结,名曰“打结的手枪”。这是卢森堡在1988年赠给联合国的,这一雕塑的含义很明白,那就是制止战争,倡导和平。这座雕像以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了其身旁组织存在的意义,并不断向过路人们透露着属于武器的固有的庄严。到了2011年,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大上海时代广场举办主题装置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购物体验   淮海中路   周边产品   小型雕塑   祝新   沪上   限量版  
描述: 2016年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大上海时代广场携手潮流品牌tokidoki于2016年1月20日推出“潮乐时代·猴祝新年”主题装置展,与沪上的人们共同庆祝猴年新禧。展览以tokidoki家族中的猴子形象——拳击手MAXX为原型,根据一年中12个月的不同特点特别设计了4米高的巨型美猴王雕塑及11个小型雕塑。
西雅图瑞秋猪
作者: 《东方文化周刊》东方全媒体记者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化   文化元素   铸铜   盖博   印文   城市雕塑  
描述: 瑞秋猪诞生于1986年,是美国雕塑家乔治亚·盖博根据1985年爱兰县展览会重达750磅的冠军猪瑞秋制作的铸铜雕塑。在繁杂喧闹的街区市场,人们从嵌入地面并刻有文字的猪蹄印寻觅到瑞秋猪的身影。这个作品一经诞生即成为最受西雅图市民欢迎的城市雕塑之一,并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每年以瑞秋猪的生日为契机,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逐渐成为社区居
天人合一速泰熙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金文   设计学院   冯骥才   中国传统文化   动画短片   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装帧艺术   书籍设计   吴为山  
描述: 一把出自商周金文"天"字的椅子,形为人,意为天,古意盎然,先锋时尚,加上由它衍生出的水墨动画短片,承载"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性主题。速泰熙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文化名人。被评为"建国五十年来产生影响的十位装帧艺术家"。《吴为山雕塑·绘画》《吴为山写意雕塑》《雕塑的诗性》等书籍设计九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冯骥才名篇文库》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塑魂鉴史》
束新水:传承经典 技道合一
作者: 尹健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表演   雕塑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   创意产品   交响音乐   古希腊戏剧   展示艺术   南京城   艺术氛围   艺术盛宴  
描述: 一场展示艺术学子风采的“嘉年华”,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盛宴,2016年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演形成了5月南京城独有的艺术氛围。交响音乐、时装表演、戏剧拓展空间、舞蹈快闪、流行音乐表演、剧本朗读、架上画、多媒体装置、雕塑、招贴、摄影展、写生活动等等,使南京和周边城市前来的市民目不暇接。音乐学院毕业生们把交响乐演出搬到露天“音乐厅”,为观众献上别开生面的交响盛宴;设计、传媒、高职的学生将各种奇思妙想艺化成创意产品,在“校园文创市集”上亮相;设计院学生通过雕塑作品,让古希腊戏剧人物穿越
陈文茜鸡汤分享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着   物质生活   陈文茜  
描述: 谢谢你,伤害了我!伤害,本来就是人生常态,工作、爱情、亲情、朋友。悄悄告诉你,那些因伤害带来的痛苦增加了每一个人的见识,让我们成长。无形中它雕塑了我们的生命刻痕,当有一天我们可以微笑地看着这些刻痕且不觉得它痛时,我们已是不同的人了。
奇妙的活人面具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着   物质生活   陈文茜  
描述: 奇妙的活人面具雕塑
新加坡鱼尾狮
作者: 《东方文化周刊》东方全媒体记者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征性   外来游客   鱼尾狮像   家林   李光耀   狮子口   促销策略   龟尾   混凝土制作   美目  
描述: 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它是由雕塑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在1972年完成的作品。该塑像高8.6米,重7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狮身由混凝土制作,表面覆盖上陶瓷鳞片,而眼睛则是红色杯盏。夜晚,眺望鱼尾狮公园外海,船影朦胧,千万盏灯火莹莹亮亮,美目
< 1 2 3 ...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