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Si】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蓝色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
-
作者:
王炳山
袁建军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
水玻璃
溶胶凝胶
Sr2MgSi2O7
-
描述:
首次以价格低廉的水玻璃(Na2SiO3)为硅源,通过离子交换,采用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通过DTA、XRD、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干凝胶煅烧到1065℃后开始有Sr2MgSi2O7相形成,到1150℃完全转变成高纯相Sr2MgSi2O7,其产物疏松,颗粒小,不需研磨或稍加研磨便得超细粉。它的激发光谱在250~450nm之间存在一个强度较高的激发带,发射峰位于468nm,余辉为天蓝色,余辉时间超12h。此外,本研究还对溶胶凝胶的形成机理等进行了讨论。
-
无机溶胶凝胶法合成Sr_2MgSi_2O_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
-
作者:
王炳山
袁建军
刘文茂
来源:
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二酸铵
水玻璃
柠檬酸三铵
溶胶凝胶
Sr2MgSi2O7
-
描述:
以价格低廉的水玻璃代替TEOS(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分别在丁二酸铵、柠檬酸三铵辅助下,通过离子交换-溶胶凝胶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用DTA、XRD、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丁二酸铵或柠檬酸三铵调节下,前驱体干凝胶煅烧到1100℃转变为高纯度的Sr2MgSi2O7相,其产物疏松,颗粒小,不需研磨或稍加研磨便得细粉;激发光谱在250~450 nm之间都存在一个强度较高的激发带,以柠檬酸三铵辅助得到的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发光性能较好,发射峰位于467 nm附近,余辉时间长。此外对溶胶凝胶的形成机理等进行讨论。
-
在石墨基体上制备耐磨的SiC镀层研究
-
作者:
张效华
胡跃辉
杨丰
辛凤
范跃农
曾庆明
陈义川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墨基体
超硬耐磨
SiC镀层
-
描述:
在工业冶炼碳化硅(SiC)过程中,在石墨基体上制备具有耐磨特性的SiC镀层。讨论了SiC镀层的形成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SiC镀层的物相结构,采用隧道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并分析了SiC镀层的硬度和耐磨特性。结果表明:镀层为高温稳定型α-SiC,同时伴有Fe3Si和SiO2杂相出现,SiC镀层的表面硬度达到了1120HV,磨损机制为颗粒磨损,具有较好耐磨性能。
-
利用硅溶胶制备硅铁红色料
-
作者:
杨柯
刘阳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iO2玻璃相
硅铁红色料
沉淀法
Si/Fe比
-
描述:
以硅溶胶和氯化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硅铁红色料,采用正交分析方法探讨了工艺因素对色料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比是影响合成硅铁红色料的主要因素。X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色料主要是SiO2玻璃相对着色剂Fe2O3进行包裹。
-
刘菊清访谈
-
作者:
陈瑞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色彩
盐月桃甫
明治美术会
石川钦一郎
Alfred
East
Sir
-
描述:
起专攻工笔花鸟画教学与创作。1957年,陈之佛先生在南京艺术学院创办了染织美术和装潢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在两科中特别是染织专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刘菊清从创建工艺美术专业之初就一直担任该专业的工笔花鸟画教学,直至退休。笔者于2012年8月赴刘菊清老师家中采访时,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