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Si】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光伏硅线切割废料制备反应烧结SiC陶瓷
-
作者:
王艳香
孙健
肖剑翔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应烧结SiC陶瓷
光伏硅切割废料
性能
工艺条件
-
描述:
以光伏硅切割固体废料为主,外加碳化硅粉、炭黑、胶体石墨在真空烧结炉中制备反应烧结碳化硅。主要分析了线切割固体废料化学组成、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分布等,并研究了炭粉的种类和硅的含量对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切割废料中的主晶相为Si和6H-SiC,其中Si的含量为60.00%,SiC含量为25.00%,Fe的含量3.51%,Cu的含量0.08%,其他物质为11.47%。切割废料的体积平均粒径约为11.16 μm,表面积平均粒径为1.95 μm,D50为6.34 μm。烧成温度为1600℃采用真空烧结,当配方中硅的含量为30.00%时,采用炭黑为碳源,制得样品体积密度为2.67g/cm3,吸水率为2.30%,显气孔率6.10%,相同配方采用的炭粉为胶体石墨时,试样的体积密度2.39 g/cm3,吸水率8.88%,显气孔率21.23%。
-
Sialon陶瓷复合材料高温磨损特性的试验研究
-
作者:
王兴国
罗荣
陈涛
单迎春
范跃农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磨损
磨损量
摩擦系数
Sialon陶瓷
-
描述:
采用自制的盘销式感应加热磨损试验研究了高温条件下Sialon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优化出了一种具有较好高温抗磨性的Sialon陶瓷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方法。结果表明:当载荷为20 N,旋转速度为360 r/min时,高温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在磨损表层出现白亮层,表明此时因摩擦热和外加热源的联合作用已使磨损表层重结晶并形成氧化物屑。随着温度的提高,失重量和摩擦系数都下降。同时得到了耐磨性最优的Sialon陶瓷复合材料,烧结工艺为1900℃,BN的加入量为5wt.%。
-
乳液法制备SiO2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作者:
陈云霞
程兰兰
施玮
曾涛
苏小丽
曹春娥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核壳结构
SiO2包覆
微乳液法
应用
-
描述:
本文简单介绍了合成SiO2包覆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目的及微乳液法制备SiO2包覆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优缺点及原理。对微乳液法制备SiO2包覆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现状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微乳液法合成SiO2系列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做了讨论和分析。
-
在石墨基体上制备耐磨的SiC镀层研究
-
作者:
张效华
胡跃辉
杨丰
辛凤
范跃农
曾庆明
陈义川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墨基体
超硬耐磨
SiC镀层
-
描述:
在工业冶炼碳化硅(SiC)过程中,在石墨基体上制备具有耐磨特性的SiC镀层。讨论了SiC镀层的形成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SiC镀层的物相结构,采用隧道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并分析了SiC镀层的硬度和耐磨特性。结果表明:镀层为高温稳定型α-SiC,同时伴有Fe3Si和SiO2杂相出现,SiC镀层的表面硬度达到了1120HV,磨损机制为颗粒磨损,具有较好耐磨性能。
-
利用硅溶胶制备硅铁红色料
-
作者:
杨柯
刘阳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iO2玻璃相
硅铁红色料
沉淀法
Si/Fe比
-
描述:
以硅溶胶和氯化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硅铁红色料,采用正交分析方法探讨了工艺因素对色料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i/Fe比是影响合成硅铁红色料的主要因素。X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色料主要是SiO2玻璃相对着色剂Fe2O3进行包裹。
-
钙铝硅系95氧化铝材料的正交设计研究
-
作者:
吴坚强
王群
赵光岩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aO
SiO2系统
添加剂
正交实验
Al2O3
-
描述:
以CaCO3、MgCO3、BaCO3、ZrO2为添加剂,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添加剂成分及比例对95Al2O3瓷性能的影响,得到影响该系统陶瓷性能的主次因素,各因素水平影响其性能的趋势。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得到了综合性能最佳的陶瓷配方,其ε9.60,tgδ3.62g/cm3和Ej>25KV/mm。
-
含锆、锌、硼的熔块釉中SiO_2测定的研究
-
作者:
曾锋
高友良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熔块釉
化学分析
SiO_2测定
-
描述:
K2SiF6沉淀后,不过滤分离,用KOH溶液中和母液中的酸,至中性,由于溶液中存在适量的F-和K+离子,能抑制铁、铝、钙、镁、钛等的氟化物水解,而K2SiF6又能完全水解。锆、锌全量干扰测定,须按
-
pH值对Pr-ZrSiO4黄色陶瓷颜料呈色的影响
-
作者:
董伟霞
包启富
顾幸勇
王泽川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r
陶瓷色料
pH值
ZrSiO4黄
-
描述:
以硝酸镨、正硅酸乙酯(TEOS)、八水氯氧化锆(ZrOCl2·8H2O)为原料,通过氢氧化钠调节pH值,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镨锆黄前驱体,经过1050℃热处理后得到镨锆黄(Pr-ZrSiO4)陶瓷颜料。采用XRD,粒度仪和色度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 H增加,在1050℃温度下煅烧所制备样品的黄度值b*先增加后减小,由黄绿色-黄色-亮黄色-黄色-土黄色调转变,当pH=5时,所制备样品呈现出明亮的黄色调,其色饱和度值为:L*=92.27、a*=2.88,b*=43.85。这主要是由于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小的中位径及较窄的粒径分布,对380-430nm的紫外光有强的吸收,从而使样品呈现出亮黄色调。
-
光伏硅线切割固体废料制备多孔SiC陶瓷
-
作者:
王艳香
肖剑翔
孙健
江超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伏硅线切割固体废料
性能
多孔SiC陶瓷
工艺条件
-
描述:
的多孔SiC陶瓷.在140℃时,切割回收废料直接炭黑填埋烧制,试样的体积密度为1.65g/cm3,吸水率为26.92%,显气孔率43.96%;在1600℃时,当配方中加入石墨,使得Si和C的摩尔比为1∶6时,试样的吸水率为15.65%,体积密度为1.84g/cm,显气孔率为38.25%.
-
n(SiO2)/n(Fe2O3)比值等配方因素对砂金釉分相析晶的影响
-
作者:
罗婷
吴军明
顾幸勇
卢攀登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料系统调试方案
Si
分相
Fe比值
析晶
-
描述:
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结合的釉料系统调试方案,通过探讨在不同的工艺配方下砂金釉的底釉颜色、析出晶体数量和结晶状态,研究SiO2/Fe2O3(Si/Fe)比值和碱金属氧化物种类及数量对釉面分相析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调节SiO2、Fe2O3配比会影响釉中熔体之间的分相程度,对底釉颜色存在着较大的影响;SiO2/Fe2O3(Si/Fe)摩尔比在6.25~7.5范围内时,分相析晶效果最好,Si/Fe摩尔比>10时,釉面没有或鲜有晶体析出;碱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和摩尔数大小会影响析出"砂金"α-Fe2O3晶体的颜色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