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古佛的微笑:日本雕刻大师圆空上人
作者: 范丽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独立创作   江户时代   现代艺术   16世纪   雕刻技法   日本   雕刻艺术  
描述: 日本雕刻艺术史上,以僧侣身份独立创作的实例并不多见。生活在16世纪的行脚僧圆空,在全国各方寺庙中留下了数千件木雕佛像,其数量
简评弗朗德绘画大师凡·耐克及其绘画作品
作者: 李军苗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著名画家   耐克   绘画技法   16世纪   15世纪   大师   简评  
描述: 让·凡·耐克(Jan van Eyck)或日阿纳·德·耐克(Johannes de Eyck)(1395—1441),早期荷兰画家,经常活动在布鲁日,可以说是15世纪北欧最著名画家之一。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他之所以著名是在于发明了油画。16世纪意大利他斯卡尼的艺术专录中提到让·凡·耐克发明了油画,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他在早期熟练掌握和使用这项绘画技法,并具有油画之父的称号。
月读天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海外   法国   启蒙时代   传真   16世纪   18世纪   青铜雕塑  
描述: 中国富翁看上“便携式”藏品 尽管目前大多数中国富翁的最大投资项目仍然是以房地产为主的“不动产”,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与搬不走而且受政策影响很大的房地产相比,艺术品、古董、高级洋酒、手表以及其他“便携式”藏品也是投资的不错选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更安全。在他们看来,持有这些藏品可以对抗通货膨胀,可以让自己的投资多样化,尽可能地减小风险。 80%的沉香投资客都赔本 石头疯狂,木头更疯狂。沉香正在成为收藏市场新贵,如今价格已比黄金贵两倍。据业内人士分析,总体上看,最近几年沉香的身价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如今,较好的沉香每克要千元左右,差不多是黄金价格的三倍。随着价格的一路飙升,近两年沉香也逐渐成为游资热捧的对象。但资深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沉香真货量并不多,对于很多入行两年左右的投资者来说,80%做的都是赔本生意。因此投资沉香风险极大,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美国博物馆混搭时尚惹争议 近日,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American High Style”的时尚服装展。这家位于纽约的博物馆,已有上百年历史,长期以展示古埃及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而闻名天下。不过,这么一家传统博物馆近来却常常与国际时尚大牌设计师、时尚工业协会合作办展,有时甚至还会在馆内开设时尚大牌的销售店。有人认为,时尚展与博物馆传统形象很不搭界,博物馆应该避免这种展览。但也有一些年轻人认为,这种形式很吸引入,能够为博物馆增添一点新鲜活力。 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争夺《大卫》 最近,围绕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大卫》的所有权,意大利中央政府与佛罗伦萨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意大利政府发言人弗朗西斯科·吉罗针指出:“意大利《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有权管理所有历史文物古迹。”对此,有人认为,意大利中央政府争夺《大卫》的目的很可能是要将这座雕塑卖掉,以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困扰。事实上,很多人认为,与其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还不如将注意力投入到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上。 声音VOICE “共同的命运和责任给两国在文化遗产上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和埃及两国政府于日前在开罗签署了关于保护和返还从原属国非法贩运被盗文化财产的协定。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埃两国同样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但在历史上都遭受过疯狂的劫掠,目前都深受文物遭盗窃、盗掘和走私之害,共同的命运和责任给两国在文化遗产上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表面看很专业,实际上却很业余”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了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日前,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高校设立的“非遗”专业其实并不“专业”。原本是设计艺术学专业,却以“非遗”为名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的专业和课程;原本是戏曲文学专业,则借“非遗”之名开设“传统戏曲”的专业和课程。“这导致大家谈的名目都是‘非遗’,但所谈的内容五花八门。表面看很专业,实际上却很业余。” “美术馆不能仅成为象牙塔式的殿堂” 不久前,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80余位美术馆馆长及相关专家,围绕“美术馆的亚洲模式及文化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多年来,国内不少美术馆机关化严重,变成了艺术家的沙龙,公众亲近感不强。举办一场展览,开幕式时车水马龙,平日I里门可罗雀。美术馆不能仅成为象牙塔式的殿堂,更应是为公众服务、融入城市生活的公共服务场所。”江苏省美术馆馆长高云的观点得到了与会美术馆馆长的认同。 “我们没打算把它们当原作卖” 巴黎罗丹博物馆近日没收了三座被非法当作大师原作展出的雕塑。展览是在法国洛林地医的孚日圣迪耶举行的,名叫“二十世纪大师雕塑名作展”。引发争议的是三件罗丹作品,罗丹博物馆称这三件作品没有打上复制品标记。而展览组织方则竭力否认他们想要冒充真品,-位发言人说:“看一看标价就知道,一件《思想者》原作价1900万欧元,我们的只要15万。我们没打算把它们当原作卖。”。
胸中丘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海外   法国   启蒙时代   传真   16世纪   18世纪   青铜雕塑  
描述: 口述/杨明义整理/本刊记者孔祥祥高鹏图/杨明·义提供 除了古代绘画,王己干还收藏了很多好东西。虽然他以藏画名世,但事实上他的审美视野已经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中国的青铜鼎彝、陶俑瓷马,甚’至非洲木雕、墨西哥陶塑,以及古埃及、罗马的雕塑。其中他最喜欢的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奇岩异石。这可能和他是苏州人有关系,从小就是看着园林里的石头长大的。 我那时候常常陪他去买石头,他就像小孩子一样,见到喜欢的石头就走不动路。有一次我开车带他出去逛了整整一天,最后买了好多石头,总共大概花了几千美元。我们都特别累,他过意不去,最后很难得地请我吃了—‘次饭。 他买石头就是挑自己喜欢的,不管价钱高低和别人的评价怎样。那次我们买了很多石头还得到了一次抽奖的机会,他竟然了一等奖,是一块很大很好的石头。但是他看了看,却说不喜欢这块,倒是比较喜欢二等奖的那块石头,问能不能换成二等奖,搞得人家哭笑不得。还有一次他看中一块石头,嫌太贵了没有买,后来卖石头的打电话给他,说那块石头可以送给他,但请他帮忙到拍卖会上拍下另外两块石头。这本来是很常见的事情,双方都不吃亏,但王己干一口就给回绝了:“我不喜欢那两块石头,我为什么耍去买?”这就是他天真、直率的一面,完全不懂这其中的关系。 王己千的山水画其实就是来源于他收藏的石头,看那些山石的肌理,完全就是那些石头的样子。石头给了他灵感,他画的是心中的山水,就像他作品集的名字“胸中丘壑”。 (注:本文作者杨明义系著名画家,上世纪80年代曾到美国学习,期间租住王己千的房子,二人交往甚密。)
公元5-6世纪中西宗教雕塑的比较研究
作者: 魏钦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6世纪   比较   公元5   宗教雕塑  
描述: 公元5-6世纪,无论是中国南北朝还是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宗教雕塑,虽然在文化背景、观念意识、创作手段、表现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同样被视为世界艺术的瑰宝,同样散发熠熠光芒。比较分析二者具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以及二者的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大航海时代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流:15~16世纪景德镇青花瓷外销调查之一
作者: 林梅村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青花瓷   外销   文明的冲突   景德镇   调查   交流   16世纪  
描述: 明朝开国不久,朱元璋就颁布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禁海令,严禁中国百姓从事海外贸易。明朝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方式是“朝贡贸易”,也就是外国与明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官方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土特产来华,明廷收取贡品等物后,以赏赐方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货物。各国贡期有三年、五年、十年不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