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19】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写意油画”之学理辨析
-
作者:
王朴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31年
艺术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重庆
中国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大羽、赵无极、吴冠中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对油画与本土文化的交融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辉煌成果。1956年,"油画的民族化"被正式提出,对全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了胜利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员生活(湖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三湾改编
1927年
油画
-
描述:
1.《三湾改编》:许宝中、李泽浩1977年作。1927年9月29日,当部队到达江西水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
-
沧桑与质朴——林毓豪的雕塑艺术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1959年
周年纪念
中坚力量
创作生涯
雕塑艺术
质朴
60年代
-
描述:
的贡献。林先生的创作生涯起步于1960年代,从1959年进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到1964年毕业,在校期间他就开始了艺术创作并多次参加广东省美术展览。1980年代林毓豪先生进入创作高峰期,先后有《鹿回头》(1982—1987)《孙中山》(1982)《省港罢工》
-
雕塑家亨利·布沙尔
-
作者:
郭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院
民国时期
工作室
亨利
曾竹韶
1939年
雕塑家
现代雕塑
-
描述:
亨利·布沙尔是我国雕塑界的三位老先生——曾竹韶、王临乙、滑田友就读巴黎美院时的老师,据刘礼宾所著《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一文中所述,曾竹韶与王临乙先生是在1931-1935年就读于巴黎美院亨利·布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作者:
吴秋发
吴隽童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衣裳
高等专科学校
1975年
客座教授
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创作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黄光华1975年生,毕业于江西省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为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2013年被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黄光华为人严谨,追求完美。擅长人物、花鸟……在艺术创作中
-
1927~1937 年上海地区女子服饰与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玉琪
陈芳
来源:
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新女性形象
1927~1937年
女子服饰
-
描述:
本文以民国时期1927~1937年十年间上海地区女子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上海画报》《良友》《玲珑》刊载的1927~1937年的女子服饰图像为主要参考资料,将上衣下裙和旗袍两种主流女子服饰的发展
-
佳士得上海秋拍上拍6幅赵无极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艺术人生
2008年
赵无极
1950年
60年代
经典作品
50年代
-
描述:
2017年上海秋掐,佳士得特别策划的赵无极专题精选其创作于1950年至2008年间的6件作品,集合油画、纸上不同材质,以专题的角度展现赵无极在跨越半个世纪时间历程中的精彩艺术人生,从50年代晚期的甲骨文时期作品、60年代经典作品,直至晚期抽象巨作,从油彩画布到纸上墨彩,
-
泰特美术馆150万英镑购入19世纪油画(《渡船夫》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镑
船夫
收藏
油画作品
19世纪
慈善基金会
人民币
美术馆
-
描述:
近日,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了一幅新收藏的油画作品《渡船夫》。据了解,2016年秋,在英国遗产基金会、艺术基金会和辛兹家族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泰特美术馆以1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00万元)购入该作品并永久收藏。
-
安娜·高美雕塑《心灵的外衣》入藏国博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入藏
捐赠仪式
捷克斯洛伐克
安娜
雕塑家
1940年
心灵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2017年11月27日,"安娜·高美雕塑《心灵的外衣》捐赠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与安娜·高美夫妇以及奥地利驻华大使石迪福、文化参赞欧诺德·奥本玛等出席捐赠仪式。安娜
-
昨日的世界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来源: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827)
米开朗琪罗
贝多芬
L.V.(1770
B.(1475
托尔斯泰
传记
1564)
1910)
L.N.(1828
-
描述: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精)》是奥地利有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也是他晚年很看重的一部作品,本书既是一部文化史著作,也可视为茨威格的心灵自传。茨威格早年生活在哈布斯堡王朝,经历过欧洲的文化兴盛时期,后来又经过一战和二战的冲击,亲眼目睹了欧洲文化逐渐衰落的过程。在这部回忆录中,他细致描写了自己在每个社会时期的经历和见闻,同时讲述了自己和诗人里尔克、作家罗曼·罗兰、雕塑家罗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的交往,很多片段都弥足珍贵。
<
1
2
3
4
5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