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代粤北石雕艺术探索
作者: 廖威   来源: 广东史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石门枕   粤北地区   抱鼓石   石雕艺术   石鼓  
描述: 2002年1月,我在粤北农村调查时,发现清代民居建筑中的祠堂大门口,有些摆设有石雕艺术作品抱石。现选择一对比较典型的抱石进行初步的研究。这对抱石座落在一间建于清代后期的宗族祠堂大门口左右两端
阿拉宁波
作者: 驿路牧歌   来源: 民间文化旅游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一阁   藏书楼   主教堂   王安石   现代化城市   鼓楼   宁波   现代化港口城市   三江口   天主教  
描述: “阿拉”在宁波人的口中就是“我们”的意思,现在的宁波人都为“阿拉宁波”而自豪。宁波是一个水的世界,有流水的城市才有灵气,水就是它流动着的灵魂。水水相接,桥桥相通,华美的三江月夜,玲珑的“天一阁”,聚集了江南水韵的清灵,也包含着北方山势的雄奇,伴着海风海水的浸润,独特的人文自然背景,锻造了宁波独特的气质与神韵。
漫话俗说“拨浪鼓”
作者: 李绪洙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鼓   事物纪原   旅游节   招徕顾客   泉城广场   左执   甲骨卜辞   扁鼓   雷鼓   推铁环  
描述: 的皮影戏、拉洋片、捏面人、摔跤练把式等玩艺回来了,曾受少年们喜爱的推铁环、抽陀螺等玩头也回来了。尤其是笔者见到天真烂漫的孩童们手摇着那鲜艳玲珑的拨浪鼓时,听着那阵阵清脆的鼓点声,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脑海里不禁想起了自己50年前的童年岁月……
卢沟桥畔石鼓园 石鼓铭刻警世人
作者: 毛云章   来源: 石材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畔   纪念碑   石材制成   石鼓园   建筑风格  
描述: 北京西南郊永定河畔,在原宛平县城南,距卢沟桥约3公里处,座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它东至原宛平城关,南至京石公路,西界永定河,北至原宛平城墙。
[居]侗族鼓楼
作者: 李江   来源: 今日民族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侗族   历史   鼓楼   结构  
描述: 走进侗乡,最明显的建筑标志便是高耸于侗寨之中的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它巍然挺立,气势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十分
北京农产品展销两旺
作者: 暂无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魏菇   喜气   农展馆   五彩缤纷   鼓响   云霄   农产品   精品   展会   洋溢着  
描述: 从11月11日开始,中国农展馆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气,广场外五彩缤纷的彩旗迎风招展,喜庆的锣鼓响彻云霄,五彩缤纷的鲜花
钢琴曲《夕阳萧鼓》的创作意境及演奏技巧
作者: 黄梅   来源: 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黎英海   音型   演奏技巧   《夕阳萧鼓》   钢琴曲   创作意境  
描述: 《夕阳箫》是黎英海先生根据琵琶古曲改编的纲琴独奏曲,此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纱细微的音型变化,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夕阳西下
2003年国家淘汰落后工艺、产品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机电产品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生产能力   隧道窑   卫生瓷   单色胶印机   生产装置   密闭鼓风炉   真空制盐   印刷速度   产品目录   工艺及设备  
描述: 1、炉床面积1.5m~2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及设备 2、年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1万t的干法造粒炭黑生产装置 3、年生产能力小于5万t的真空制盐、湖盐和北方海盐的生产装置
话说陶瓷:奇瓷神韵
作者: 曹新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埙   景德镇瓷   气波   中国陶瓷   云锣   陶瓷文化   殷弘绪   铜块   打击乐器   陶鼓  
描述: B:景德镇瓷器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享誉。其中这“声如磬”的陶瓷乐器,合奏出了中国陶瓷文化那声情并茂的主旋律。奇瓷神韵的黄钟大吕,伴随着衍生不息的千年窑火,至今仍回荡在风光无限的瓷路上。
音乐世家:黄河在祖孙三代胸中奔涌
作者: 廖卉   来源: 源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音乐史   古都开封   作曲家   中国交响乐   威风锣鼓   世家   创作   民族音乐   交响乐团   中原文化  
描述: 黄河,以其凝重的历史孕育了由多种文化熔铸而成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亦因其先进性、正统性和包容性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曾为七朝古都的开封,更是中原文化繁荣、创新和发展的先锋之一。翻开中国近代音乐史,乐坛繁荣,人才辈出。在这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里,有一个发端于古都开封的音乐世家,足可组编成交响乐队的祖孙三代17人,于音乐的天空翱翔,在陡峭的山峦中独辟蹊径,积极地探索弘扬民族音乐的新途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