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 “大陶瓷”带动“大旅游”
作者: 暂无 来源: 旅游画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兽   释兽   莲花纹   鼓腹   景德镇窑   郭璞注   青白瓷   刻花装饰   宣和博古图   鬲式炉  
描述: 景德镇 “大陶瓷”带动“大旅游”
白地剔填红釉——景德镇制瓷长河中一朵被忽略了的浪花
作者: 李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红釉   透明釉   龙纹   明代   景德镇市   鼓浪屿   釉里红   工艺特征   高温一次烧成   仔细观察  
描述: 众所周知,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曾生产过一种“釉里红”三鱼、三果高足碗和龙纹盘。1988年夏,笔者在鼓浪屿学习时,有幸从耿宝昌先生带来的教学瓷片中也见到两块这种“釉里红”瓷片,一片是红三鱼高足
黄梅采茶戏流行区域历史文献资料辑录
作者: 桂靖雷   来源: 湖北文史资料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鼓戏   竹枝词   景德镇   流行区域   文献资料   《大公报》   黄梅采茶戏   黄梅县   采茶歌   黄梅戏  
描述: 黄梅采茶戏流行区域历史文献资料辑录
话说陶瓷:奇瓷神韵
作者: 曹新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埙   景德镇瓷   气波   中国陶瓷   云锣   陶瓷文化   殷弘绪   铜块   打击乐器   陶鼓  
描述: B:景德镇瓷器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享誉。其中这“声如磬”的陶瓷乐器,合奏出了中国陶瓷文化那声情并茂的主旋律。奇瓷神韵的黄钟大吕,伴随着衍生不息的千年窑火,至今仍回荡在风光无限的瓷路上。
浅谈我国古代的陶瓷乐器
作者: 王健   李长海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铙   陶埙   古代   中国   陶瓷乐器   陶鼓   陶铃  
描述: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传统音乐相当发达,在世界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陶瓷乐器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品种。渊源流长由来已久,至今仍闪烁着迷人的风采。在中国99昆明世博会江西活动周上,景德镇歌舞团的瓷乐演奏引起了轰动,受到广泛赞誉。那些用陶瓷制成的瓷瓯、瓷编钟、瓷笛、瓷磬等乐器,新颖,把精美的陶瓷与迷人的音乐完美结合起来,再次展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王则坚的雕塑艺术
作者: 钱正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   鼓浪屿   历史事件   郑成功   雕塑艺术   民族英雄  
描述: 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用青铜凝固在这里——厦门、鼓浪屿、皓月园,面对浩瀚的、永动的大海,那一尊尊如镌刻在日晷上的生命,那蕴藏在马蹄下冲锋前的躁动……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的千军万马宛如从青铜铸成的史诗中层层展现……
如诗如梦阿佤山
作者: 李青松   来源: 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塘   生活   节日   木鼓舞   同胞   村寨   自治县   粮食   小耳   世界  
描述: 山里是山,山外还是山,重重叠叠的阿佤山如诗如梦。云海覆盖的群山中,镶嵌着一个个星罗棋布的佤族村寨和田园地块。站在山顶眺望,佤山的梯田如银梯万道,划出的弧线呈扇面展开,宛如大地的雕塑,构成神奇壮丽的景观。佤族村寨通常以一姓或几姓人家组成,尤以"叶"姓和"岩"姓居多。小寨十几户,大寨三五十户不等。村寨四周设有寨壕、寨沟,沟壕两沿植有密密麻麻的剑麻和仙人掌等带刺的植物。在
在延安拜谒领袖塑像(散文)
作者: 文有仁   来源: 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塘   生活   节日   木鼓舞   同胞   村寨   自治县   粮食   小耳   世界  
描述: 我家的礼品柜里有一尊延安时期毛泽东形象的小型塑像复制品,那是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同志赠送的。程允贤曾任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雕塑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尊塑像是他应延安人民的要求于1996年完成制作的,矗立在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上。
雅安石雕础座略说
作者: 袁曙光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库   略说   石兽   建鼓   底座   石棺   石辟邪   石雕艺术   画像石   蟾蜍  
描述: 我国石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有小型的石雕玩具等雕塑品出现,河南殷墟商墓中更出土了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人像和鸱鹗等古拙朴实的艺术品。从秦到汉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石雕艺术的繁盛时期,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说明,当时陵墓、苑囿、桥梁建筑上都有各种题材的石雕陈设,只是经过两千多年的雨露风霜的浸蚀,人为的破坏,这些艺术作品大部分见不到了。四川是当时我国石刻艺术发达的地区之一,除保留下为数众多的画像石(包括石棺、石
丰收鼓舞(彝族)
作者: 范元昌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生产劳动   立春   五彩缤纷   鼓舞   猪血   彝族   地顶   动作   丰收  
描述: 每当春节来临,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我们彝族过春节的热闹场面,尤其一想到那庆贺丰收的鼓舞,我的心都要颤抖起来。在家乡,立春后第一个属牛日的清晨,女人们起得比报晓的公鸡还早,她们开始忙着春糯米粑粑
< 1 2 3 ... 39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