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马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残缺后的完整丑陋下的真美:19世纪末的蒙马特之眼:图卢兹?劳特累克
-
作者:
邱星源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马特
图卢兹?
舞女
劳特累克
-
描述:
图卢兹?劳特累克,法国19世纪末的伟大画家,通过以蒙马特红磨坊的舞女,妓女为题材,又以独树一帜的画技创作的油画及石版画,招贴画享誉画坛,也因此被世人称为“红磨坊画家”。透过图卢兹?劳特累克短暂的艺术人生从而了解其作品中世纪末法国的歌舞升平。
-
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
-
作者:
柴能波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马特
图卢兹?
舞女
劳特累克
-
描述:
表现主义绘画注重表现艺术家自我的主观精神,他们反对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通过绘画这一形式获取心灵的解放。在表现主义油画创作中,艺术家常常以一种强烈的艺术语言如狂野的色彩表现、奔放的笔触、不安的结构、扭曲的变形等,表现人在探索与追求道路上的某种精神特质。表现主义的主题以强化自我意识、反对精神束缚、否定逼真再现、追求“内在真实”为特征,以展示一种视自己为人类精神载体的假定和对自我的病态崇拜与偏执确认。
-
波兰艺术首次大规模在华展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航空旅游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雷
金银器
普斯科夫
艺术品收藏
马特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斯蒂
-
描述:
"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展览近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波兰近20家大型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机构的近350件精品参展。展览涵盖绘画、雕塑、丝织品、金银器等多个艺术门类,其中很多展品是从波兰各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特别选取的重要文物,如近6米长、3米多宽的杨·马特义科的巨作《国王斯蒂凡·巴托雷在普斯科夫》出自华沙王宫博物馆基本陈列。
-
卡米耶·毕沙罗:《巴黎的蒙马特林荫大道》
-
作者:
潇潇
爱艺
来源:
英语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方向
巴黎
毕沙罗
蒙马特
大道
印象派画家
林荫
西印度群岛
-
描述:
这幅画名为《巴黎的蒙马特林荫大道》(1897年作,布面油画,74厘米×928厘米),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的作品。[2)卡米耶·毕沙罗出生于西印度群岛圣托马斯的商人之家。最初毕沙罗子承父业开始从商,但对绘画的痴迷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1855年,他来到巴黎,柯罗的风景画使他深受触动。1866至1868年,毕沙罗在蓬图瓦兹生活和工作,此间他所绘制的风景画风格有了改变,从柯罗的巴比松现实主义转向印象派。1872至1878年
-
漂泊的艺术
-
作者:
尚辉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庄
蒙马特
漂泊者
聚居
创作状态
艺术家
向日葵
艺术创作
世纪初
油画
-
描述:
艺术不必固守成法,甚至于不能眷恋已有的安逸生活。当许多不安于现状的艺术寻梦人来到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城时,他们也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漂泊者。而宋庄,就是这些漂泊者在这座都城聚居的最大村落。已享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宋庄,聚居了数以干计的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艺术家,这多少都有些像上个世纪初的巴黎蒙马特高地。他们来到这里淘筛自己的艺术之"金",漂泊的状态始终让他们对艺术的彼岸
-
“马特廖什卡"——俄罗斯木制套娃
-
作者:
宋锦海
来源:
东欧中亚市场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
民间艺术
木制套娃
“马特廖什卡”
-
描述:
凡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对富有俄罗斯民间艺术特色的木制套娃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首都莫斯科,无论在著名的阿尔巴特步行街,还是在热闹的伊兹马伊洛夫公园集市,五彩缤纷的木制套娃总能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一 “马特廖什卡”的由来 其实,俄罗斯的木制套娃“马特廖什卡”仅有一百来年的发展历史。关于它的传说在俄罗斯民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最真实的说法是:它的雏形来自复活节的彩蛋。它们中间是空心的,里边装着一个比一个小的彩蛋。那时,在日
-
巴黎(外三首)
-
作者:
吕世豪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街巷
巴黎
蒙马特
艺术
历史
立体
德方斯
凯旋门
现代
雕塑
-
描述:
巴黎(外三首)
-
巴黎漫步(一)巴黎的公墓
-
作者:
孙海伟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派
巴黎
蒙马特
茶花女
名人
人员
代表性
机会
公墓
传说
-
描述:
凡是对巴黎比较了解的人,都希望有机会参观拉雪兹公墓和其他几座有代表性的公墓,因为那里长眠着许多流芳百世的名人,记载着出人意料的传说,遍布着各种流派的雕塑杰作。这是神秘而富有浓郁巴黎特色的去处。
-
在文森特·凡高临终前的日子里
-
作者:
罗伯特·韦尼克
杨薇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蒙马特
荷兰人
自信
艺术家
麦田
创作
临终前
作品
凡高
-
描述:
1890年5月17日,文森特·凡高从法国南部来到巴黎。他的兄弟提奥多鲁斯(提奥)把他接到提奥在巴黎蒙马特尔高地脚下的新住所,多年以来凡高一直把自己所画的油画送到他的兄弟那里。当他来到提奥的房间时,只见屋里每个角落都摆上了他的画。也是头一次有这么多凡高的画在一个地方会合,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象。那天,凡高看到他的画作,不禁欣喜若狂,内心充满了自信。提奥的新嫁娘乔,曾多次听别人讲起她的大伯兄,并且发现他“体格强壮,肩膀宽阔,肤色康健,脸上呈现出愉快的神情,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印象”。但凡高一清二楚,这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愉快罢了。不久以后她就知道了这一实情。七年前他曾写信给提奥:“我不仅绘画生涯起步太迟,而且我也活
-
自然创造的诗意哲学
-
作者:
Panda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禅意
人类文化学
艺术创造
罗斯基
我将
马特乌斯
公共空间
维奥
知与行
-
描述:
马特乌斯·维维奥罗斯基(Mateusz Wiewiorowski)是1988年出生的瑞士籍雕塑艺术家,他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诗意的视觉作品,并不断探索着自然材料的深度运用。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