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781 条
-
浅论醴陵釉下五彩陶瓷收藏价值
-
作者:
李家法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历史渊源
彩瓷
隋唐五代
景德镇
长沙窑
釉下彩
陶瓷艺术
收藏价值
生产工艺
-
描述:
一、醴陵釉下五彩陶瓷历史渊源 醴陵窑是在隋唐五代时期长沙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其釉色晶莹淡雅,别具特色,开创了陶瓷装饰新的一页.l905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先生在醴陵创办
-
刻划花
-
作者:
冯赐杭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景德镇
刻划花
装饰效果
花纹
工具
技法
刻花
线条
传统装饰
-
描述:
划花是陶瓷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在尚未干透的陶瓷胚胎表面,用工具浅划出线条组成花纹。最早见于唐代越州(今浙江余姚)的越窑,盘、碗内面有线条较粗的纹饰。五代至宋初,划花线条纤细,题材更加丰富,定窑白瓷
-
幽兰神采 沉鱼落雁——江西抚州市博物馆馆藏元代青花粉盒鉴赏
-
作者:
章伟云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元青花
青花瓷器
装饰纹样
景德镇
抚州市
灵芝
元代
江西
一次烧成
-
描述:
元青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专称.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属釉下彩制作工艺,以氧化钻为呈色剂,通常在1200度以上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原本在胎体上绘制时呈现黑色的钴料纹样,在高温下会出现鲜艳的蓝色,与略带青白色的白釉地形成鲜明的反差,呈现出白地蓝花的美丽纹饰.
-
浅谈青花瓷装饰的传承与创新:以传统青花装饰方法为例
-
作者:
杨冰
周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传统与现代
刻划装饰
新时代
纹饰
传统习俗
继承传统
传承与创新
元青花瓷
装饰方法
-
描述:
时至今日,青花瓷依然流行,但青花瓷已赋予新时代的审美特征。现代青花瓷的装饰方法对传统青花瓷的装饰方法是一种传承还是创新呢?传统与现代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今天,昨天是传统;而对于明天,今天就是传统。传承
-
浅谈剪纸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
作者:
刘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剪纸艺术
-
描述:
我国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应用了“虚实相生,虚实互补”的造型原则,这种造型方式本身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识,为我国其它现代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剪纸艺术与陶瓷装饰两者的结合,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交叉
-
浅析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
-
作者:
崔文剑
王慧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二而一
景德镇
陶瓷文化
绘画艺术
艺术品
陶瓷艺术
陶瓷粉
艺术语言
装饰艺术
人与自然
-
描述:
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看似两个话题,但它们是合二而一不可分割的理论性话题。它们深沉含蓄,长于寄寓比兴,无论是人与自然,它们内在相契之处,有着特殊的敏感与联想,因此,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之间,形成了默契有别于它类的艺术语言,陶瓷绘画艺术。
-
胡菁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作者:
胡菁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装饰
作品选登
陶瓷艺术设计
湖南省
青花
株洲市
景德镇陶瓷
研究生
-
描述:
胡菁,女,1989年出生,湖南省株洲市人,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为陶瓷艺术设计,师从张婧婧教授,主攻釉下青花现代装饰。
-
论明清青花瓷艺术在平川酒包装器皿设计中的运用
-
作者:
牛峰
来源:
包装工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白酒包装器皿
青花瓷艺术
-
描述:
分析了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艺术特色,论述了其在传统白酒包装器皿中运用而具有的设计参考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对明清青花瓷器形种类及装饰纹样特点的介绍,进而分析了明清青花瓷艺术与白酒包装器皿的关系,并结合明清
-
烟壶清玩
-
作者:
徐忠根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鼻烟壶
料器
吉祥图案
流行
纹饰
造型
珐琅
对称
工艺
-
描述:
"大瓶小样"之说;纹饰多为缠枝朵莲、山水人物、吉祥图案,器型讲究对称,纹饰流行满工。这方雅石,犹如一只黄釉墨彩山水瓷瓶状鼻烟壶。细赏之:"胎体"细腻,"瓷釉"厚润,"敷色"橙黄;"形制"规整,溜肩对称,收口严合;"壶肚"墨彩凝重,似
-
宝盒、宝镜
-
作者:
张舜梅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俗文化
承载
中国传统文化
功能
角度
镜子
纹装饰
道德修养
线条
摄影师
-
描述:
宝盒、宝镜摄影师选了两个角度诠释这方雅石:角度一为四平八稳的平放形态,形似一只宝盒。盒盖、盒身被一道清晰的线条勒开,盒身上有浅褐色的藻纹装饰,盒盖上一道浮雕的"一"字图纹,既有盖钮的功能,更具"始终如一"的信物功能。这是一个承载中国民俗文化的角度。
<
1
2
3
...
6
7
8
...
77
78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