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市经委新技术推广站告客户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腐植酸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青花瓷   陶瓷装饰   陶瓷史   文学题材   陶瓷绘画   人物故事画   陶瓷艺术   写意画   绘画形式  
描述: 景德镇市经委新技术推广站告客户书
两件元代卵白釉印花盘
作者: 宋良璧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景德镇   旋削   底径   内壁   花盘   纹饰   省博物馆   元代   腹部  
描述: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两件元代带款卵白釉印花盘,简介如下。一、枢府款卵白釉印花盘(图一、三)高3.9、口径16.7、底径4.9厘米。敞口,弧腹,平底,小圈足。圈足旋削整齐,足心有一小乳钉状突起。胎质洁白坚致,胎甚薄,迎着日光从外壁可透见内壁纹饰。施卵白釉,釉色莹润。内壁腹部印一周缠枝蓬花,
略谈吉州窑瓷的装饰艺术——剪纸贴花
作者: 刘杨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陶瓷装饰   民间剪纸艺术   艺术表现   发展演变   吉州窑   装饰艺术   贴花   民间传统   历史悠久  
描述: 吉州窑黑釉瓷类的装饰,以剪纸花装饰尤为突出,它在整个吉州窑的产品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把一种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创造性地用于陶瓷生产是吉州窑瓷装饰艺术独具的风格和突出的成绩。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试论康熙青花工艺与艺术的关系
作者: 张宝成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艺术效果   化学组成   纹饰   工艺特色   造型   中国画   青花   康熙时期   艺术特色  
描述: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康熙青花的工艺特色与艺术特色(包括造型、纹饰、色泽)的关系,论证青花的艺术特色主要取决于工艺特色,青花工艺是形成青花艺术最积极、最直接的因素。同时,也认为实用和审美需要又是推动青花工艺进步的动力。
艺术的再发现——以展开摄影技术摄制的古代美术品图象
作者: 李松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发现   展开   结构严谨   青铜器   西周早期   立体   纹饰   摄影技术   浮雕   美术品  
描述: 早期的青铜器父庚觯形体修长、秀美,器腹上的主体纹饰展开后是上下四组凤鸟纹,皆两两成对。尾羽与胸前的纹饰一正一反,既相互呼应,又有疏密变化、结构严谨,风格庄重,与从立体器物上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不同,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设
宋代刻划花艺术
作者: 张学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坯体   宋代   艺术性   刻划花   艺术风格   题材内容   纹饰   纹样装饰   装饰艺术   线条  
描述: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以名窑遍布、技艺精湛、釉质光润、花色繁多而著称.刻划花艺术又以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艺术造诣盛誉于世,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宋代陶瓷装饰艺术之苑中盛开的奇花异葩.本文意欲对宋代刻划花艺术进行初探,也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宋代刻花艺术的引玉之砖.
粉彩装饰与中国画
作者: 白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设计   工具材料   装饰性   陶瓷设计   表现形式   工艺美术品   中国画   艺术形式   中国绘画   粉彩  
描述: 纵观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史,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宋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从元、明、清时期的青花、古彩、粉彩到解放后各产瓷区的陶瓷艺术珍品,都可看到它和我国传统绘画的血缘关系.它在艺术形式上的完美都得助于我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同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工艺美术和中国绘画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在运用、继承和改革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论伊斯兰对中国古瓷的影响
作者: 玛格丽特·梅德雷   于集旺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图案   中国化   中国瓷   伊斯兰国家   古瓷   造型   十八世纪   十五世纪   中国式  
描述: ,远非中国式的,实为伊斯兰式的.在表面装饰上,明显吸收了伊斯兰的影响.此后,这种观点又多次得到证实. 十四世纪,在蒙古统治下,中国陶瓷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对近东影响巨大,甚至运及欧洲,完全出乎那些把钴兰
景德镇明清瓷器纹饰
作者: 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   来源: 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器物纹饰(考古(地点:   瓷器(考古)   年代:   器物纹饰(考古)   中国   明清时代)   瓷器(考古(地点:  
描述: 本书搜入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珍藏的青花、斗彩、古彩、粉彩,进行实物临摹,有的还有展开图,共92幅。
透雕与金属工艺
作者: 吴少湘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影响   装饰品   象形文字   画像砖石   浮雕   民俗   印度   佩饰   青铜文化   现代雕塑  
描述: 一、讨论的前提在有关雕塑史与学术的著述中,往往将西方雕塑看作是“正统”的。它以欧洲雕塑为中心,将埃及与西亚古代的雕塑作为前期,现代雕塑作为其发展,而将中国、印度和非洲雕塑及古玛雅雕塑看作是“旁系的”。特别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雕塑,极为贬低,将它们的价值都归属到民间或民俗艺术之列。似乎除西方的雕塑传统与历史外,中国以及其它民族的雕塑传统对当代雕塑艺术与技术的发展影响甚微。这是西方早期学者,由于缺乏对欧洲以外世界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