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建华:透悉转型社会的后现代雕塑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刘建华:透悉转型社会的后现代雕塑家
生活如椅子:照顾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作者: 孙玉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舞蹈、音乐、雕塑……或许艺术本就是相通的,冰冷的金属注入舞者的灵魂,高贵典雅之中投射出一种距离美.令人叹服的不仅是设计师的想象,还有高超的工艺运用才能细腻的表现出飘然舞姿.
浅析青花纹饰的演变
作者: 程宇红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文化   传统   纹饰    
描述: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明净、素雅,青花纹饰题材多样,形式优美,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历久弥新。本文着重对有代表性的各朝代青花纹饰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追寻青花纹装饰风格的形成、演变的历程。
另辟蹊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商务:创业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业务   装饰品   新科技   顾客   美元   生日蛋糕   生意   收费  
描述: 装饰品五彩缤纷。加工这样的新式生日蛋糕每次收费不低,需15美元,可是慕名前来订购的顾客络绎不绝,蛋糕生意兴隆。
开家“创意格子”墙面装饰品店
作者: 傲然   来源: 大众投资指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格   墙面   几何图案   木质纤维   造型   饰品店   装饰功能  
描述: 小店概述 小店经营挂在墙上的简约五彩“格子”,通过自由设计造型,既兼备收纳和装饰功能,还可以用来搭积木。“格子”采用木质纤维为材料,有十几种颜色,且造型多变,有圆圈形、椭圆形、花朵形,以及各种不规则的几何图案。
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之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名作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王隆夫   商会会员   社会主义文化   经济重镇   文化体制改革   景德镇陶瓷艺术   高级工艺美术师   工艺美术大师   名家名作  
描述: 【开栏语】从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到2010年3月26日,中宣部、文化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
青花绘画创作与国画的紧密关系
作者: 吴衍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艺术家   民间青花   陶瓷绘画   陶瓷艺术   装饰   中国画   颜色釉   绘画创作  
描述: 青花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与粉彩、玲珑、颜色釉并列为四大名瓷。清秀素雅的青花瓷,料色青翠欲滴、釉色晶莹玉润,宛如清新脱俗的仙女。它是通过艺术家们用含有氧化钻的钴为原料。在坯胎上装饰完以后,再罩
斗彩瓷画的艺术特色
作者: 吴志景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青花斗彩   地域特色   彩瓷   景德镇   相结合   釉上彩   造型艺术   颜色釉   装饰形式  
描述: 斗彩瓷画,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极具地域特色的重要品种,是把多种装饰技艺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采用斗彩技法来装饰瓷器,避免了装饰形式的单调,釉上釉下相交错,高温低温相辅助,工笔写意相呼应,人工天然相融汇,使瓷器装饰显得更为完美。
10年拍遍中国瑶族服饰
作者: 徐正荣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瑶族   少数民族   中国   “惊艳”   服饰  
描述: 我曾经是一个对少数民族一无所知的人。但是,因为一次惊艳般的邂逅,我热爱上了少数民族,并且发誓要拍遍我国瑶族的所有服饰——这显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要知道,瑶族是中国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也是
故乡,我心中流淌的河
作者: 朱国飞   来源: 沙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头翁   文化   形象   收录   酒令   表达   器物纹饰   鸟兽   鸟类   名酒  
描述: 故乡有条九曲弯弯的河。咿咿呀呀的桨声在故乡的河汊里温馨地摇响,潮涨潮落,撑船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青石板筑成的水桥在涨落的河水里惬意地盘腿端坐着,像一位浸润水性的老媪,守候着时光老人,看着潮水里裹夹而来的胖头鱼、小蟹、小虾,如顽童般在她的脚脖子上搓来跳去。河沿上走下来的大嫂子小媳妇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数着,最后站在老媪的平台上洗菜淘米讲悄悄话,家长里短,一串串笑声随河水流走。河水潺潺绕着老街淅淅沥沥喃呢着,飘逸着青草和泥土气的清香。阵阵细波陪伴着和风细雨,浮映出老街屋脊上高挑的酒肆旗、鳞次栉比的大瓦屋,偶尔映着老虎窗阁楼里年青姑娘对镜贴花的身影。街景清闲自在地在镜子般的河面上缓缓趟过。那河南岸包裹着的是青石板铺就的老街。街两面有房檐伸出的旧瓦檐,白铁皮铸就的滴水槽托着旧瓦檐,也将老街连成一片。檐下挂着油纸灯笼,灯笼上写着“富贵”“招财”“福”等字样。风吹日晒,灯笼红里透黄、黄里透白,同檐下的店招牌一样浸润岁月影痕。还有那嵌了桐油的店排门一扇一扇推进门槛,再一扇扇掮下来,开门、打烊,日复一日,蹉蹉跎跎。 春暖花开时节,老屋脊上的瓦楞草长得碧绿,与河堤上的翠柳同色。温馨的风儿吹拂过来,夹杂着粽叶飘香。
< 1 2 3 4 5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