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65 条
-
从几件藏瓷浅议明末民窑青花瓷
-
作者:
傅宋良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官窑
崇祯
底径
胎体
成化
发色
装饰艺术
天启
民窑
-
描述:
过去人们以为明代天启、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多为粗疏而不甚工细。其实这种看法不够全面。一般说来,天启年间景德镇御窑厂日趋衰落,到崇祯时期官窑停废,仅剩民窑烧造,制瓷工艺、质量明显下降;但是,这时我国青花瓷却还大量外销,由此刺激民窑制瓷业的发展,涌现出一些图案新颖,质量较高的外销瓷。本文拟对邵武市博物馆馆藏的六件天启、崇祯青花瓷作一粗浅论述。
-
标志性壁画《白鹿》的创作体会
-
作者:
秦岭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建筑环境
使用功能
标志性
浮雕
装饰
白鹿
作品
建筑群体
现代城市
-
描述:
我国现代壁画兴起十年来,已经落成正规壁画近千幅。在众多的成功作品中,题材、风格、工艺材料日益多样化,形成多走向发展的繁荣局面。然而,就壁画的使用功能而言,虽有不同侧重,大体上却限于建筑环境的装饰
-
“灰可器”瓷的青花装饰
-
作者:
李镇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象形文字
景德镇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
装饰效果
纹饰
纹样装饰
民族艺术
陶瓷产品
-
描述:
”抽取而来的;再说,则是由于这种瓷器釉里略泛“灰青”、故称“灰可器”;还有的说,是因为立足于外来回纹,或是象形文字装饰原因。总之,大都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从原始的纹饰
-
陶瓷青花新型双料箍线笔的应用
-
作者:
陈和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箍线
陶瓷
装饰
双料箍线笔
-
描述:
青花箍线是青花装饰中的重要一环。以往打箍多在精车上进行,但由于技术难度大,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异型产品更是如此。近来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双头箍线料笔。这种笔最适用于青花双箍线产品生产的要求如针匙、饭匙等。
-
对几件正统、景泰、天顺青花瓷器的探讨
-
作者:
宋良璧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年轮
青花瓷器
底径
主题纹饰
棕眼
釉色
折枝花卉
梅瓶
民窑
-
描述: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有绝对年款的瓷器极少,人们对这段时间生产的器物认识不清,所出陶瓷论著对这一时期也多不提及,或一笔带过;也被一些陶瓷史家称为“混沌时代”或“空白期”。据明代景德镇御器厂大事年表载:“正统初御器厂曾停烧。”正统三年十二月“命都察院出榜,禁江西瓷
-
网线艺术
-
作者:
劳拉·萨菲
简·哈姆
李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线
编织物
编织技巧
作用
创造设计
设计艺术
装饰
木板
十八世纪
雕塑
-
描述:
简介当代已有许多使用线和细绳做为装饰的,它已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例如:海员所打的花结很适合艺术家和手艺人创造设计出复杂的流行花。发挥早期朴素的编织技巧,使之发展成为复杂的花样形式——把线
-
元青花的装饰特色
-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元青花
景德镇
磁州窑
枝干
折枝
元代青花瓷器
姜芽
吉州窑
装饰构图
-
描述:
瓷质、器型和装饰,三者可体现陶瓷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特色,也是人们鉴赏陶瓷的三个主要方面。元代青花瓷器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里闪青、光润透明,器型浑厚凝重、气魄雄伟,装饰构图多层次,纹样分布繁密,用笔酣畅有力,纹样形象严谨生动,青料秾重艳丽,风格独树一帜,是华夏艺术中的瑰宝。本文仅从它的装饰特色作一分析。
-
试述瓷质与装饰的关系
-
作者:
余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景德镇
陶瓷装饰材料
瓷质美
外观质量
光泽度
内在质量
瓷器
颜料
历史悠久
-
描述:
试述瓷质与装饰的关系
-
外国童装贴花
-
作者:
王国梁等编绘
来源: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图案
童服(地点:
童服
外国)
图案(地点:
服饰
-
描述:
外国童装贴花
-
彩陶纹样给我创作的启迪
-
作者:
刘中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装饰纹样
现代陶瓷
彩陶艺术
具象到抽象
彩陶纹样
几何纹
纹样装饰
创作
演变轨迹
-
描述: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纹样装饰。彩陶纹样虽千姿百态,但却以几何纹最为突出,无论是哪个区域或哪种类型的彩陶,都有以点、线、面组成的各种几何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