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陶刻在“十八罗汉瓶”的应用
作者: 王银亮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时代进步   文化内涵   历史时期   紫砂陶   艺术语言   装饰艺术   陶瓷产品   新石器时代   历史悠久  
描述: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距今八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陶瓷最早被用于生活、生产,陶罐、陶盘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随着时代进步,各种装饰艺术逐渐被引入到陶瓷产品中,各个历史时期均出现了具有代表性
浅析陶瓷瓷版画的审美艺术
作者: 鲍金元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相结合   陶瓷文化   绘画艺术   艺术品   陶瓷艺术   装饰   瓷画   版画   生产工艺  
描述: 陶瓷瓷版画,又被人们称作瓷画或瓷像,它是一种在瓷板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烧成后的瓷版画可保持永不褪色.瓷版画是陶瓷文化与绘画艺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最初只是因其实用,唐朝后期逐渐向装饰发展.明代中期
宜兴青瓷及其“斗彩”装饰技艺创作谈
作者: 李荷生   张荣发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时期   宜兴   技艺   原始青瓷   陶瓷研究   釉色   创作   现代   发展过程   装饰方法  
描述: 我国是世界所公认的"陶瓷之国",其发展大体经历了青瓷—白瓷—彩瓷这三个重要阶段.早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在先辈们的辛勤耕耘下,经过由低级向高级的长期发展过程,在东汉时期就烧制出胎质比较纯净、釉色较为青黄、厚薄较均匀的成熟青瓷,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享有世界盛誉的现代青瓷.宜兴的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陶都宜兴的"五朵金花"中最古老的一朵金花.在宜兴陶瓷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和诸多风风雨雨,现已成就为在世界上享有"东方蓝宝石"之誉的宜兴现代青瓷.
曲径通幽,提梁一把——浅谈“梅花提梁壶”的蕴意
作者: 徐建光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提梁壶   文化意义   紫砂   装饰  
描述: 宜兴出产的紫砂花货,多以植物、动物等自然形态表现壶器的艺术造型。此类造型的紫砂壶以雕、捏、堆等艺术手法,将自然界中的实物特征表现出来,带有浮雕、半浮雕等装饰特点。自然形态的紫砂壶,其装饰既显示出形象逼真自如的特征,又富有美观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出了创作者的气度和审美情趣。
“山花烂漫”画语浓——谈泥绘“山花烂漫组壶”的创作
作者: 贾益芳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松   多方位   竹节   壶体   紫砂壶艺   创新设计   装饰   创作  
描述: ,那梅花的疏影横斜、柏枝的苍翠、竹叶的潇洒、古松的苍劲、枝叶的秀润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刻划,妙不可言,给人们以少胜多的艺术享受。成为现代紫砂花器名家的典型代表。受其启迪,在近年来的壶艺创作生涯中,也采用同一造型、不同的泥色泥绘装饰,创作了一套“山花烂漫组壶”(见图1)。
浅谈梅的品格和紫砂壶梅的装饰——兼谈“雪梅壶”创作
作者: 顾国芳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格   梅花   发现美   装饰   创作   紫砂壶   工艺品   大自然  
描述: 在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不可胜数,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写成诗、画成画、制成雕塑等,各种门类的工艺品、艺术品也就应运而生.在人们喜爱的自然物中,梅花可说是独领风骚,得到历代文人的赞赏.
浅论紫砂陶刻艺术的人文元素——“四方桥影壶”创作谈
作者: 杨山林   江丽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人文   创作题材   中国书法   元素   艺术形态   紫砂陶   装饰艺术  
描述: 紫砂陶是陶瓷艺苑中较为独特的一大品种,它素面素心、质朴内蕴。无论是壶、盆、瓶还是雕塑、雅玩、杂件,总体上多以造型与装饰构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凸显了与众不同的审美雅趣。其中又以陶刻装饰艺术为主流,融通
浅谈紫砂壶器的艺术内涵
作者: 顾莉敏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壶艺   艺术内涵   美学观念   造型   装饰   艺术魅力   欣赏价值   艺术氛围  
描述: 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是一种无釉陶.它不是以釉彩绘画为装饰,而是通过其造型来表现其外观美的。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梅尧臣的一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形象地展示了紫砂壶独特
广西南宁发现首个明代瓷器窑址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钦州坭兴陶   工艺美术师   工艺美术学会   制作原料   陶艺家   陶刻   装饰技法   三十六法   刘明洲   民间工艺品  
描述: 广西南宁市近日发现一个民窑遗址(暂命名为三岸窑址),并出土了一批陶瓷制品碎片。这是南宁市范围内发现的第一处明代瓷器窑址。据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断定,该古窑建造于明代,距今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这座古窑位于邕江边,尽管窑身已经垮塌不少,但可看出它以黏土和方砖为壁,沿着倾斜的山坡而建,形如龙身。考古人员介绍说,这是古代南方地区流行的典型龙窑形制。
京剧服饰中色彩的作用
作者: 刘思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作用   色彩   服饰  
描述: ,加上五彩斑斓的戏剧服饰,完美的展现给们,这眼前的景象使人产生一种时空轮回的幻觉:这就是京剧的服饰所具有独特所在,也是享誉中外的原因。京剧服饰是写意艺术,在用色上是更注重装饰性和整体性,使用象征、变形等夸张手段,依据各类人物设计的服装,着重于服务舞台美学和人物的身份、性格,使服装有了鲜明的美学特征。
< 1 2 3 ... 35 36 37 ... 77 78 79
Rss订阅